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三国之大燕崛起

002章襄平之乱

  • 作者:陈一鸣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8-29 06:45:53
  • 字数:4652

袁勇官署内。

公孙康表情凝重的对袁勇说道:“袁校尉,君侯薨于天雷,阳仪、楚原、张庶、樊宁合谋诈称有君侯遗命,将立我弟恭。张庶和樊宁将率军前来杀我,不知袁校尉可愿意随我一起前往营州?”

公孙康表情凝重的说道:“不能瞒着众将士,否则后患无穷。”

袁勇闻言幡然醒悟,不禁想到:确实不能瞒着众将士,众将士的父母妻子都在平州,若阳仪以众将士的父母妻子相要挟,后果不堪设想。

袁勇闻言大惊,当即想到:恐怕阳仪等人也不会轻易放过我,我哪里还有选择的余地?

“诺。”众将士拱手应道。

“且慢。”公孙康突然开口说道。

袁勇和众将士闻言都向公孙康投去了疑惑的目光,袁勇疑惑的问道:“不知国子还有何吩咐?”

公孙康便自信的对袁勇说道:“若依袁校尉之策,我们的胜算不足三成,去营州反而胜算更大一些。请袁校尉相信我,营州虽小,但我有把握凭借营州夺回平州。”

袁勇见公孙康主意已定,便不再劝说,因为他们现在时间紧迫,不能多耽搁。

“既然国子有信心,勇这就去召集将士。”袁勇拱手说道。

公孙康正想的入神,这时一名身穿甲胄的少年跑到了公孙康身旁,慌张地说道:“国子,大事不好了。”

公孙康回头一看,脑海中立刻出现了一个名字,卑衍。

卑衍,字子盛(杜撰),在中部军中任队率,与公孙康交好。

辽东地处东北边陲,西面是公孙瓒势力和乌桓部落,北面是鲜卑部落,东面是高句丽部落,南面是大海。

“有劳袁校尉。”公孙康客气的说道。

很快袁勇便将麾下将士召集到了一起,袁勇直接下令道:“全军立刻前往沓氏县渡口。”

公孙康急忙跳下高台,径直朝袁勇官署跑去。

公孙康闻言大惊,心中顿时不忿的想到:草!不会这么倒霉吧?我还想与曹操、刘备、孙权逐鹿天下,现在还想个屁,我得赶紧逃命才是。

公孙康知道阳仪等人拥立公孙恭是因为公孙恭年龄小,易于掌控,他不甘心就这样将辽东拱手让人,于是便准备去说服右部校尉袁勇(字元德)率军和他一起逃走。

袁勇随即拱手说道:“国子,勇以为我们尚有一战之力。我们可向左部校尉孟白(字子诚)和后部校尉李景(字伯高)求援,孟白和李景素来敬重国子,必会率军来援,只要我们倚壁垒拒敌半个时辰,便可扭转局势。”

公孙康知道袁勇是觉得营州太小,在营州很难发展起来,因此袁勇更愿意殊死一搏,夺回辽东。

袁勇想罢便有些愧疚的对公孙康说道:“还好国子思虑周全,勇险酿大错,实在是惭愧。”

“无妨。”公孙康毫不在意的抬手说道。

公孙康随即对众将士说道:“诸位,实不相瞒。君侯突然薨落,长吏阳仪与兵曹从事、中部校尉张庶、前部校尉樊宁举兵造反,我与袁校尉准备前往营州。

诸位的家眷皆在平州,不愿随我前往营州我也能够理解,不愿离去的人就留在营中,愿意的人立刻随我前往沓氏码头。”

众将士闻言先是一惊,随即都露出了犹豫的神色。

这时,一名屯长慷慨激昂的说道:“国子与校尉素爱人,我等皆深受其恩,如今国子有难,我等怎能弃国子而去?我李丰愿意追随国子。”

公孙康闻言窃喜,默默在心中记下了李丰(字茂之)。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许多人听了李丰的话都纷纷表示愿意追随公孙康。

最终,加上公孙康和袁勇的亲信,共有四百将士愿意追随公孙康前往营州。

公孙康随即与袁勇、卑衍一同率领四百将士骑马朝沓氏县赶去。

平州中辽郡沓氏县南码头。

辽东水师营地就在码头旁,辽东水师共计一千兵力,五百兵力驻扎在营州,五百兵力驻扎于此。

辽东水师拥有大型战船楼船二十艘,蒙冲、斗舰、游艇等中小型船只百余艘。

辽东楼船甲板下有舱室,棹卒于舱室内划桨。

甲板上有三层建筑,每层都建有高三尺的女墙。

第一层建筑名为庐,庐中战卒配备长矛;第二层建筑名为飞庐,庐中战卒为弓弩手;最上层建筑名为爵室,为水师将领指挥作战之所。

蒙冲船体狭而长,航速快,多用于突击敌船。

蒙冲是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左右前后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进,矢石不能败。

斗舰者,船舷上设女墙可蔽半身,墙下开掣棹空,船内五尺又建棚与女墙,其棚上又建女墙重列。

游艇为小艇,以备探候,无女墙,舷上桨床左右随艇大小长短,四尺一床,计会进止,回军转阵,其疾如飞,斥候居之。

辽东水师营地。

一名水师斥候向楼船校尉吴诩(字叔同)禀报道:“禀校尉,有数百骑兵朝码头疾驰而来,观其装束,应是本军。”

吴诩闻言警惕的说道:“也有可能是有人冒充我军将士,不可不防,再探。”

“诺。”斥候领命后便急忙跑了出去。

吴诩随即召集部众,做好了作战的准备。

很快水师斥候便又回到营地向吴诩禀报道:“禀校尉,是国子康与右部校尉率军前来。”

吴诩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即率众出营迎接公孙康。

公孙康率众抵达码头后,见吴诩等人在营外迎接,于是率众来到了军营前。

“拜见国子。”吴诩等水师将士向公孙康行礼道。

公孙康随即下马还礼,袁勇等将士也纷纷下马伫立。

公孙康不知告诉吴诩真相后能否得到吴诩的支持,于是谎称道:“吴校尉,我奉君侯之命前往营州,还请吴校尉派船送我们去营州。”

然而公孙康觉得留下来等援兵的风险太大,他不愿意用性命去赌。

公孙康疑惑的问道:“子盛怎么了?”

“适才君侯被天雷击中,已经薨落,阳仪与楚原勾结中部校尉张庶(字元冀)和前部校尉樊宁(字伯安),诈称有君侯遗命,准备立国子恭为君侯。张庶、樊宁正在召集军队,将要前来杀害国子。”卑衍急忙说道。

阅读三国之大燕崛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