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古玩之金瞳鉴宝

第380章 古玩“黑市”(六)

  • 作者:捡漏不捡钱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05-26 17:06:40
  • 字数:5382

“佚名画,上面却有元四家黄公望的题跋?这岂不就是元画了?今天的第一件拍品就是稀世珍宝的元代字画,老董这次真是好大的手笔啊!”台下,一个枯瘦如柴,眼神却是精明至极的中年人小声嘀咕了这么一句。他旁边坐着一个同样脸上没有半两肉的中年人,这位甚至更瘦一点,好似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走,只听他有些纳闷的问:“冯兄,这就有些不对了!既然是元画,那老董为什么说是元末明初呢?他直接说元画不是更好?要知道元代的字画可比明代的字画值钱多了,十倍都不止啊!”“是啊,这位兄台说的很有道理,这也是我老安的不解之处,给画定名是《明人绘鉴古图》,上面却有元四家之一黄公望的题跋,这根本不符合老董奸商的性格!对此画之真假,我表示怀疑!”俩瘦子后排的某个浓眉大眼的胖子也跟着附和了一句。“呵呵,不是你们这样想的,有的画家虽然是元代出生,但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明代,那他就是明人。若老董硬说是元画却被人给识破,那这场拍卖会可就搞砸了!”“你们争论这些做甚?一会儿先看了画再说,董黑心虽然卖古董黑,更是属于奸商中的奸商,但脑子却是不傻的。”“李老哥说的没错,看了画再说吧,现在争论这些没有意义,反正我认为老董这个奸商不可能犯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低级错误。”身后买家的这些话坐在贵宾席的董芸儿听的是一清二楚。她眨了眨美眸,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怒气。一群四五十岁的人对一个古稀之龄的老人喊什么老董也就罢了,还一口一个奸商,董黑心的叫着就过分了,作为孙女这怎么能忍?就在董芸儿准备要喊保镖打的这几个人满地找牙时,沈愈轻轻拉住了她,然后压低声道:“芸儿,知道你生气,但嘴长在别人身上,只要不说太难听的话就先容他们一会吧。“董老组织一次规模如此庞大的拍卖会肯定不容易,花了多少心血想必你也很清楚,现在当场对客人发难等于对所有的来宾都不尊敬。“守得云开见月明,董老若是如此冲动也不会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就积累下这百亿身家,吴老,您说呢?”旁边正在翻看拍卖图录的吴老闻言放下图录看了眼董芸儿,一双略显昏黄的眸子中突的现出一抹精光,“芸儿啊,小沈说的非常对,就算你现在让他们吃点苦头,可背后他们说些更难听的你又怎么管?“老头子我叫吴犇,别人背后还不是喊我吴三牛?”董芸儿撅了撅嘴,“吴爷爷,人说鉴古品自高,收藏古董可以修身养性,怎么这些人的嘴巴这么讨厌?”吴老摇摇头,“清风洗目,古玩洗心,所谓的鉴古品自高,不是说他们这些人。“这都是些古玩行的二道贩子,也就是倒腾古董赚差价的,古董在他们手里待不了几天就会转手,哪有什么时间去鉴赏?钱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跟他们生气不值当。”董芸儿想了想,又轻轻坐了下来,“可是他们这样说爷爷,芸儿心里真的很生气,买卖买卖,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又不是强迫他们买,何苦在背后说一个古稀老人。”吴老脸上突的露出一抹顽童般的笑容,“能赚到他们的钱,老董就不会生气,况且小沈说的只是不在这里发难,一会拍卖会结束了怎么做你应该明白吧?“好了,咱们一起看看老董收藏的这件佚名明画吧!有黄公望的题跋,老董算是下了血本了。”大屏幕上这时已经显示出这副画的全貌。是一幅巨幅水墨绢本立轴图。画中满是古代建筑,而且是建筑群。飞檐斗拱,雕梁画柱。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院子里几颗梅树下或坐或站的六个中年文士。这六人就有些意思了,他们不是在饮酒观景,也不是在抚琴作诗,而是在鉴赏古董。只见一张巨型的条形方桌上摆着十几件古玩。有玉器,有字画,有瓷器,甚至还有爵,鼎,觯,角,觚,壶等数件青铜器。几人你看看这件我瞧瞧那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画上人物远不止这几人。这些人身后不远处还有数位仆役小厮。他们或用器皿温酒,或用火炉烧水,或手执酒器奔走。更有甚者还有一个胖书童正倚在一颗高大的柳树旁偷睡懒觉。胖书童这副呼呼大睡憨态可掬的模样让这副画顿添几分喜剧气氛。看到这里沈愈暗暗点了点头,画功很好,给人一种穿越千年的感觉。画的内容也很对沈愈口味,沈愈认为,收藏从来不不是坐拥奇珍而秘不示人,而是应该三五好友一起鉴赏,互补长短。画的右上角有钤印三枚,许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已是模糊不清,基本无法辨认。大屏幕上重点放出的是黄公望的题跋:至正元年六月,大痴道人与友赏古,至友闲时小作鉴古图,真神品也!八壹中文网什么是鉴古图?鉴古图说白了就是一大群古人围着一堆古董鉴赏把玩,然后有人把这个场景给画了下来。而黄公望的这个题跋意思就是他跟一群好友在一起鉴赏古董。然后他的一位至交把这场交流鉴古心得的“鉴宝交流会”给画了下来。然后黄公望认为这幅画画的很好为神品之作,就写了这么一个题识。“愈哥哥,古代的人也喜欢古董吗?”沈愈笑笑:“当然喜欢!很多人以为只有现在的人喜欢古董,其实不然,古人比起现代人来更加的喜欢古董。对老物件的钟爱,国人可说上千年来就没有变过。比如李世民就极为喜爱钟王之书法,也就是钟繇与王羲之的书法。武则天也是极为喜爱书法字画。等到了宋代,经济发达,文化发达,博古,鉴古,藏古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并且宋代有了一门新的学问,叫做考古金石学。第一本古玩鉴定书籍,《洞天清录》就是出自宋代。这本听起来像是道经的古籍其实是华夏第一本系统介绍如何鉴定古董的启蒙书。后世不少的古玩鉴定书都引用了里面的知识。这本书对古画,古琴,古砚,青铜器等做了系统的讲解,对鉴赏古玩的人帮助很大。”吴老笑呵呵的道:“小沈说的老头子得更正一下,这本《洞天清录》其实只能算是第二本古玩鉴定书。鉴定古玩的古籍第一本应该是《百宝总珍集》,但是那本书没有作者名字,名气就不如《洞天清录》了。《洞天清录》除了描绘该如何鉴定古董外,最重要的还介绍了当时古人是如何鉴定古董的。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而风雨忧愁辄居三分之二。其间得闲者才三之一分耳。殊不知吾辈自有乐地。悦目不在色,盈耳不在声。明窗几净罗列。布置燃香居中。法书、名画、古琴、旧砚,观之品评。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周商。端研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阆苑瑶池未必是过!在这些大彻大悟的语句中我们就可知道古人有多喜欢古董。在唐宋元明清,作为一个文人或者说读书人你要是对古董一窍不通,那你就落伍了。尤其是唐宋两代,有个酒宴类的场合你根本就融入不进去。酒杯的样式是秦代还是汉代的。墙上的字画是吴道子的还是顾恺之的。弹琴听曲,古琴是哪个时期的造型。同席的人问了一旦说不出来往往很是尴尬。话说远了,如沈愈所言,其实赏古、鉴古、藏古,博古,都是古人传下来的概念。古人作画千图万样,鉴古图就是古代一种绘画题材。确切的说是一种小众的题材,也不知道老董从哪里弄来这么一幅宝贝字画!”

阅读古玩之金瞳鉴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