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天朝丝路

第13章故剑情深

  • 作者:香烟煨石头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12-30 12:27:31
  • 字数:7494

这明显是赤果果的贿赂,小家伙张口就来安享自如。

“赵刘吕许,周吴郑王。

“老太爷,为此浮一大白可乎!”

“要得要得!”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开篇一个‘赵’字,可谓一字千钧,重如泰山。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千古一帝,非始皇赵政莫属;

高皇帝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赵’‘刘’二姓携手登顶,何人敢质啄一二!吕氏许氏稳居后宫,调阴阳稳太极,当之无愧。况且这个‘许’字十分契合当今官家刘洵的心意,巧妙体现了他与许皇后故剑情深南园遗爱的佳话。

“高,实在是高!”

小狐狸竖起双手的小小大拇哥赞口不绝:“太爷,简简单单调整了一下开篇四姓,《百家姓》便注入灵魂鲜活起来,高屋建瓴,妙不可言,堪称启蒙大家。”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古人诚不欺我。

“是吗,那我可得尝尝寿哥儿的战利品!

不是老头子说你,没事招惹那两个女魔头干甚。神马返老还童养颜黑发的神奇蚂蚁,这下麻烦缠身了吧,看你小子如何收场,课业繁重,我可没闲心管你的破事。”

甘延寿笑嘻嘻不予理会,打开食盒,刚要下手,老头急忙代劳:“还是我来吧,笨手笨脚,烫着咋办!”

“太爷,先把手中的作业停下,趁热把这几个肉丸子消灭了再说,这可是公输老抠掏钱会账的,肯定格外香甜,哈哈!”

老头颔首微笑:“说说看,老夫感觉一般般嘛!”

小先生模仿太爷老气横秋的口吻说道:“太爷,过分的谦虚就是十足的骄傲,这种想法可万万要不得。

“哈哈,不花钱的东西吃起来就是香!来,寿哥儿,太爷给你喂一个,你也尝尝。”

“哟呵,不错嘛,速度挺快,我看看是不是敷衍了事。”

老头脸上乱云飞渡气象万千,胡须动了动又平静下来,演示了一番高深的养气功夫;可惜白雨下到了碱滩,小先生正聚精会神批改作业没看着,老头不免有点气馁。

朱秦尤李,何钱施张。

孔曹严孙,金魏陶姜。

老头兴高采烈地对门口喊道:“福伯,让厨房烫酒温奶,送到书房。”

故剑情深、南园遗爱:该典故是汉宣帝刘询和他的结发妻子恭哀皇后许平君的故事。

刘询是汉武帝刘彻和皇后卫子夫的重孙,太子刘据的孙子。刘询因“巫蛊之祸”曾在襁褓之中入狱,后流落民间。

汉宣帝初登皇位,大殿之上大臣议论纷纷,争辩激烈,只为后位未定,众多觊觎之心蠢蠢欲动,不乏豪贵权臣。

最后,众臣欲举大将军大司马之女霍成君,然而宣帝心中已有所属。

突然,宣帝站起来,大殿立刻马上安静了。

宣帝说,我有一把故时的长剑,骑马游玩时弄丢了,下一道诏书,寻找故剑。

(《汉书》记载:上乃诏求微时故剑。)

众大臣正莫名其妙,突然有大臣奏请,立许婕妤为皇后。

恍然大悟,皇上连一把落难时用旧了的剑都念念不忘,何况是贫贱时的妻子?

汉宣帝与许平君相识于微末之时。

时汉宣帝19岁,许平君15岁。

掖庭令张贺带当时还叫刘病已的小宣帝拜访许平君的父亲许光汉,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后来,由张贺提亲,刘病已迎娶了许平君,寄居于掖庭。

少年夫妻虽无丰厚家底帮衬,但是举案齐眉,相亲相爱。很快有了可爱的儿子,刘奭(shi)。

不过,平静的日子很快发生了改变。由于朝堂生变,刘病已被推上了皇位。

许平君忐忑不安,因为身份不同了,不过汉宣帝的一道诏书让她放下了心思喜笑颜开。

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一道诏书了。

贫贱不相离,富贵亦相知。君临天下以后,刘询并没有忘记自己落难民间时娶的糟糠之妻许平君,转而力荐她入主后宫,这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贤德皇后——“许皇后”。

这道浪漫的诏书,见证的是一位贫女与一位帝王最平和温情也是最旷古绝今的爱与思念。

“南园遗爱”就发生在“故剑情深”三年以后。

大司马霍光的妻子霍显一心想让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做皇后,本始三年,许平君再次怀孕,足月后生下一个女孩。

在许皇后坐月子期间,霍显竟派女御医淳于衍在许皇后的滋补汤药中加入孕产妇禁服的一味中药——生附子,毒杀许皇后。许皇后在服用药物后不久便毒发身亡,年仅19岁。之后霍成君如愿以偿地入主后宫,成为霍皇后。

对于许平君的死,汉宣帝十分内疚和悲痛,于是追封许皇后为“恭哀皇后”,并葬于杜陵南园(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许皇后陵亦称“少陵”)。

南园,即今陕西西安东南的杜陵。汉宣帝少时好游于原上,他即帝位后,遂在此地建陵。

地节二年(前68年),大司马霍光去世,刘询开始亲理朝政,逐渐将权力收到自己手中,他深知霍家的权势极大,于是他开始一步步剥夺霍家的实权。

汉宣帝接连将霍家的子弟、亲戚调往边境驻守,并裁撤他们的一部分兵权,让自己的亲信来担任相应职务,把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于他逐渐将霍家的权力剥夺殆尽,霍家人开始警觉并恐慌。他们深知自家的恶行已经积重难返,于是决定铤而走险,妄图发动政变废掉汉宣帝以自立。但此时汉宣帝的羽翼已经丰满。

西汉地节四年(前66年),汉宣帝将意图谋反的霍家子弟及其余党一网打尽,一举粉碎了他们的叛乱。

汉宣帝将参与叛乱者处以极刑,霍光的儿子霍禹被腰斩,霍皇后被废,霍光的妻子霍显和其他子女、亲属都被斩首弃市,连带被诛杀的有数千家之多,基本清除了霍家在朝廷的势力。

这样,汉宣帝不仅为许皇后报了仇,还真正将朝政大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西汉由此进入一个“中兴时代”,汉宣帝也因此名垂青史。

现在正是汉宣帝执政时期,老太爷将《百家姓》坤位给贤良淑德的许皇后留一席之地,自然是高明至极,妙不可言。

老太爷告诉福伯,让他顺便把乐丫头带回去让她母亲管教,我们祖孙有要事相商,任何人不得打扰!

其实老头多虑了,阳光小女孩已经轻车熟路,带着一心想返老还童的老太婆,屁颠屁颠拿着青瓷罐到花园捉蚂蚁去了,哈哈!

小家伙快要临盆前夕,神神叨叨的老妻悄悄在他耳边鼓捣,说什么老甘家要降临一颗智多星;

老头子自己也梦见宗祠的家谱楼,金光闪闪紫气萦绕贵不可言。

大家族可以历代传承,皇朝崩溃却要灰飞烟灭,老头不想为了一场虚幻的梦境把整个家族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望子成龙,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在封建王朝,谁敢动帝王的奶酪,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于是乎,老头立志要辅助这颗幼苗茁壮成长,不要横生枝节,为此还谢绝了朝廷复职的召唤,婉拒侯爷傅介子妄想篡党夺权争抢接班人。

接下来的事情并不是一帆顺风,随着小家伙一天天长大,五岁以后,老头对他越来越难以掌控,不是不想,而是实力不容许啊!

老头的满腹经纶似乎在小家伙的眼中一文不值,一场场辩论赛下来,老头逐渐绝望了——

比如——

天圆地方?大地无边无际?为何日月是圆的单单大地是方的?那岂不是每天起起落落的日月都最终会掉落在地面上?新的日月从哪里来又如何从地底下升起?

又比如——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头子理所当然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正确的施政理念是:对于老百姓,所有官吏应该做好道德榜样让他们追随;而不是跟他们解释政策的来龙去脉。】

老头的先生也是这样教他的,所有的帝王官吏都是这样施政的,从来认为这就是圣人的教化。

“太爷,您老就没好好想想,孔圣人真的教导管理者‘愚民施政’,难道说‘有教无类’的启智教育不包括‘民’?

如果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是更好吗?”

【依法施政的理念是:守法善良的百姓(良民),让他们行为自主不要过多约束;愚昧暴戾的百姓(刁民),要惩戒教导使其知晓过错。】

(这是目前流行两种最典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解释。)

再比如——

“太爷,为什么我爷爷、我父亲、包括我,和您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哈哈,这回终于轮到我胜一场了吧,简直就是送分题嘛!

老头得意洋洋的撅起了胡须:“都是老子亲自留下的种,焉有不像之理!”

“那为啥我二大爷像太奶、三叔小姑跟舅老爷、乐阳长得像我娘,太爷,莫非他们不是您的子孙,难道说串种了吗?”

“啪!啪!”

无名火起,恼羞成怒,有理无理老头先揍你丫的一顿再说!

“太爷,讲点道理好不好?您老就不明白,父系遗传、母系遗传都是您的后辈子孙?”

老头瞬间石化了,如同孔夫子座前辩日的黄口小儿。

至于老头千辛万苦搜寻来‘鸡兔同笼’‘韩信点兵’之类,视若珍宝的算学秘籍,甘延寿都懒得搭理他:“太爷,您确定要用这尿尿和泥巴的玩意来考教我?您老别闹腾了,让我省省心吧!”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个世界总算暂时清净了。

可怜的老头终于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妖孽他是没办法教,在小家伙的十万个为什么面前黔驴技穷只好缴械投降。故而,甘延寿的渭爷提出让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做启蒙先生时,老头顺水推舟祸水东引,暗自得意了一把。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好吧,那我先检查一下作业。”

“先看《百家姓》,老夫已修订完毕。”

阅读天朝丝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