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天朝丝路

第45章天灾人祸

  • 作者:香烟煨石头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12-30 12:28:15
  • 字数:9546

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古代每个朝代的一两重量都不一样,

粱米(优良小米)=石/400钱

黍米(黄米)=石/300钱

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克,一两等于克。

金一斤=10000钱(国家牌价)

民以食为天,粮食的价格尤为重要

1石=1斛=公斤

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克,一两等于克。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两”的重量,一律除以16就是。

半两钱形制为圆形方孔,重12铢(1两为24铢,约8克左右。),有钱文曰“半两”。“半两”二字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半”左“两”。

自然人对峙僵持不下时,不免要呼朋唤友助威,矛盾升级往往会拳脚相向引发互殴,即便是头破血流也要分出高下;

家国一理,国与国之间利益纠葛更加精彩纷呈......一众吃瓜客看得目瞪口呆三观尽毁。

两千年以前的遫濮王廷,类似的节目正在上演。

“利益”面前没啥情面可讲,想争取更多更大的利益就要展示自身实力,用“实力”说话。

古钱币一般都用麻绳串连,十枚一串,百枚一吊,十吊一贯。

按照西汉时期一枚半两钱7~8克计算,一贯半两钱大约十六公斤,如此重量根本不适合作为长途贩运的通用货币,以物易物是最便捷高效的贸易手段,但交易的时候,通常以半两钱作为参照物折算。

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也称为司马斤、司马两等,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平制标识。

根据史料,大致了解一下相关物资汉代的物价(以和平年代资料为参考),各位书友就会窥一斑而见全豹——

中国古代有个官职叫司马,司马主要掌管军事,其中因为粮秣管理需要秤重,于是司马就和重量单位扯上关系。

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克,一两等于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克,一两等于克。

小麦=石/220钱

大麦=石/220钱

粟米(小米)=石/220钱

谷=石/220钱

豆豉=石/500钱

10斤肉=1石谷

牛肉=斤/40钱

猪、羊肉=斤/20钱

盐=石/800钱

1个人上酒食店吃一顿便饭=30钱

穿衣汉服,有布、帛、缣、素、练等几种。

布为麻织品,是汉人衣著原料之最贱者。

帛为普通丝织品,其价比布稍贵。

缣即绢,为细密而有色彩之帛,其价又贵,已非一般人所能穿戴。

素为绢之精白者,其价比缣又贵。

练为绢缣之名贵品种,为布帛中价格之最贵者。

1匹布帛幅广2尺2寸(51.5厘米),长4丈(米)。

麻布=匹/250~600钱

丝帛=匹/700~1000钱

家畜的价格

耕马、车马=匹/8000~20000钱

战马=匹/2~10万钱

好马=匹/20万钱以上

牛=头/4000~8000钱

猪=头/600~1800钱

羊=只/300~500钱

土地和房产

膏腴良田=亩/1~1.2万钱

中等土地=亩/1000~4000钱

边塞、荒漠、贫瘠土地=亩/100~300钱

人工费用

私人佣工工钱=人月/200~400钱(包饮食)

私人佣工工钱=人月/400~800钱(不包饮食)

政府雇佣工钱=人月/2000钱

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工种和佣工的不同年龄、体格等,都会影响到工价,所以汉简及文献中的工价有很大的差距。

美婢、壮奴=人/2~3万钱

普通奴婢=人/1~2万钱

占卜的费用=次/100钱左右

军队费用

每个士兵耗粮=1.8石/月,21.6石/年,合4220钱/年;

每个士兵耗食盐=3升/月,3.6斗/年,合144钱/年。

每个士兵衣物=3400钱/年

每个士兵每年生活费约8000钱

每匹战马耗粮=3.3石/月,39.6石/年,合7920钱/年。

安葬费=人/3400钱

将领抚恤金=人/10~60万钱

士卒抚恤金=人/1~6万钱

日用品费用

简陋牛、马车=辆/2600~4000钱

轺车=辆/1~2万钱

百炼钢刀=把/9000~15000钱

五十炼钢剑=把/7000~10000钱

军用剑=把/700~900钱

军用刀=把/660~800钱

弓=把/500~600钱

弩=把/2000钱

弓箭=枝/10钱

弩箭=枝/9钱

盔甲=套/6800~8200钱

马甲=套/7100~8600钱

铜器=斤/33钱

铁器=斤/8钱

匠人用的刀=把/200~300钱

柴刀、菜刀=把/40~100钱

麻=斤/10钱

…………

“王爷,最少六千匹马,一半可用牦牛耕牛和驯驼兑换,其中最多可挑选一千匹左右战马,勉强可以交差,这是我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骆老大思忖良久,仿佛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说道。

“六千匹马?!”

勒姑比王爷大惊失色:“你他娘的还真敢开口,想把我遫濮部落往死路上逼啊!”

骆老大直视勒姑比王爷一脸的无奈。

“骆掌柜,遫濮部落有十多万匹马,只要你能想出一个休屠王和右贤王不追究我们责任的好法子,别说六千匹马,本王可以做主再翻一番,给你一万两千匹马,只要你胃口大能吞下!”

勒姑比王爷耍起了无赖,把皮球踢给了骆老大。

听闻此言,骆老大起身在客厅里来回踱步,目光不时地看向勒姑比王爷,脸色就像秋天的云彩忽晴忽阴变幻莫测。

“你特娘别驴推磨好不好,转的老子眼晕。”

王爷被骆老大不时猫一眼看得心烦意乱,火气上来了。

骆老大来到勒姑比王爷座前两眼放光丢出一个炸雷:“一万两千匹马,王爷,此话当真?”

“当真!”

王爷没好气的说道。

他不相信眼前的这个马贩子能想出什么高明的手段,能熄灭来自匈奴王廷的滔天怒火。

“击掌为誓!”

古人信承诺,尤其是身有段位的人更是一诺千金,把信誉看得比生命还要可贵。

“一言为定!”

“啪!”

两只有力的大手在半空相遇,整个草原都为之一震!

…………

《史记》、《汉书》记载,匈奴右方王将河西地区划分给浑邪王、休屠王、折兰王、卢候王等七八个王,凉州一带是休屠王的领地。

休屠王在今民勤县、凉州区交接地带的四坝乡三岔村筑休屠城,作为王宫,名曰:盖藏城。

盖藏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有头尾两翅,名为鸟城。

《资治通鉴》记载:盖藏城东西门外,湧泉合于城北,其大如河,自余沟渠流入漠中,其间乃无燥地。

这条与盖藏城擦肩而过的河流就是石羊河,它汇聚祁连山无数的溪流最终汇入腾格里大漠之中的北海。

初秋时节,右贤王莫日庚(或曰:梅力更)按照惯例巡查各部,在浑邪王的陪同下到了盖藏城,受到了休屠王的隆重接待。

右贤王莫日庚是匈奴单于的四子,身份尊贵,受到这番特殊礼遇也在情理之中。

“休屠王,如果本王没记错的话,去年休屠部落上报王廷的数据为‘户万七千五百八十一,口七万六千四百一十九’,你部不愧是右方的第一大部落。

再说繁华无比商贾云集的盖藏城,恐怕也是我匈奴境内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一切都离不开休屠王勤勉操劳,治理有方。

相比不停迁徙的单于王廷,本王真想常驻于此,免除流离之苦,享受这难得一见的繁盛与安宁。”

盖藏城王宫上空飘扬着威猛刚毅的狼图腾旗帜,王宫豪华的议事大厅里,衣着华贵的右贤王莫日庚居高临下,与河西之地的一班匈奴贵族议事。

身材高大面相憨实的休屠王胡图司(Chief Hutus)瓮声说道:“托圣天契利安洪福,近几年我们休屠部落风调雨顺六畜兴旺。

如果王爷能将右方王廷迁徙到盖藏城,那可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情,我相信从此以后焉支山的玛雅雪峰会散发圣洁之光,腾格里的石羊河将更加源远流长。”

圣天契利安是匈奴远古圣祖‘夏’的别称,大概是与中国老天爷和蛮夷上帝齐名的大神,传说契利安的儿子是一头英俊的白狼,匈奴第一任单于居尼安就是白狼之子。

在座的匈奴贵族都发出会意的微笑,唯有精明的浑邪王的眼中闪现一丝不屑一顾的神色。

浑邪王的地盘在乌鞘岭以南黄河以北庄浪河流域的广阔地界,是安西军直面最狡诈的对手,这也是安西军李阎王交待陇西马帮绕过浑邪王,与遫濮部落交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右王所言极是,胡图司王爷可是右方最稳固的基石,其他诸部族难以望其项背。多年以来,休屠部落在招募安抚汉人以及九姓昭武商贾方面做的极其出色,使我们右方各部获益良多。

趁此良机对胡图司王爷表示由衷的感谢,也希望以后多多提携,以便我们共同抵抗咄咄逼人的南蛮子侵袭。”

其他诸王纷纷附和,一派赞美之词,胡图司王爷不由老怀大慰笑逐颜开:“各位王爷客气了,我们同气连枝一荣俱荣,有需要本王援手的地方尽管开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休屠部落一定全力以赴。”

浑邪王忧心忡忡的说道:“听闻朔方的许多小部落都就近投靠了遫濮部落,实力进一步增强,勒姑比那个野心勃勃的家伙肯定不安稳,胡图司王爷你可要多加小心啊!”

休屠王一脸的无奈:“谁说不是呢,那家伙闹腾了很久,想升格与我们平起平坐,现在更加得势了。

这次右王阁下巡视河西,要好好说道说道,总不能一直这样闹下去吧。过两天把勒姑比头领请来,全凭右王做主调停,无论如何要有个结果,哪怕随了他的心愿也不是不行。”

“胡图司王爷宅心仁厚,实乃我辈楷模!”

三言两语,浑邪王已经摸清了胡图司的底细,在座的除了那个“福王”以外,其他人都若有所思,琢磨其中的利弊。

休屠王胡图司的确是右方的“福王”,得益于老休屠王打下的深厚根基和休屠部落所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个福星高照的家伙坐享其成,就像许多官二代一样名正言顺的躺赢。

要说心气不顺的非浑邪王莫属,因为浑邪王的部落正好挡在休屠部落的前面,抵挡南边来自大汉帝国日益强劲的风雨,东部地区又有貌合神离的遫濮部落作屏障,休屠王的小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哟。

休屠部落地处河西走廊的门户,石羊河流域沃野千里宜耕宜牧,盖藏城四周又聚集了许多擅长耕作的汉民和精通贸易的九姓昭武,给休屠部落带来滚滚财源,就连修筑的盖藏城都是可与长安城相媲美的存在,你说浑邪王心里能平衡吗?!

就在一众右方匈奴贵族高谈阔论的时候,就听得王宫外一阵躁动,作为主人的胡图司王爷感觉脸上无光,沉声对一旁的属下说道:“出去看看,何人在外喧哗!”

不一会,就见刚刚出去的属下带着一个风尘仆仆的骑士闯进王宫,大殿里响起一声惊恐悲戚的呼号:“王爷,遫濮部落出大事了!”

“啊?”

“南蛮子来了?!”

“别慌,喝口水慢慢说。”

匈奴贵族们都不约而同的站立起来,急于想知道遫濮部落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隋末,一斤相当于克,一两等于克。

勒姑比王爷一脸真诚:“骆掌柜,你看我们的诚意还不够吗,汉军制式兵器运送到草原,一律按汉地市价翻番计算,缴获的草原兵器按汉军兵器折半计价;三百匹马群均价二百四十万钱,整个草原你肯定找不到第二家,你还不知足?数额巨大,适当搭配点牦牛耕牛驯驼,你还不愿想办法解决,岂不让人心寒!”

骆老大苦笑道:“王爷,您清楚这还真不是钱的事情!”

阅读天朝丝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