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天朝丝路

第81章虎豹之子

  • 作者:香烟煨石头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12-30 12:29:01
  • 字数:6562

完全就是一个惹祸精啊,而且还是能捅破天大闹天宫的那种类型!

太守王铎这才切身体会到了启蒙博士的苦恼。

虎豹之子,虽未成纹,已有食牛之气。

甘延寿关于‘以工代赈’的前瞻性政论形成的风波,已经开始在北地郡逐步发酵。

“延寿,以工代赈的确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施政良方,从目前的施行过程来看,虽说问题很多,但都属于创新力度不足的问题,皆在可控范围之内。经郡县及时研讨对症下药,一切都运转顺利成效斐然。

看着甘延寿蹦蹦跳跳远去的背影,太守王铎不由陷入了沉思。

长安城的绣衣使者秘密造访,特意了解了甘延寿中秋节关于以工代赈的详细经过,凉州行部也派员全程参与北地郡施行以工代赈以及推行其它赈灾措施的各个环节。

压下心头的种种疑问,太守大人与老前辈德馨先生细细琢磨怎样上奏朝廷的事情。

这件事情不是我们考虑的事情,更不能在奏章里露出任何的草蛇灰线蛛丝马迹。

根据政绩选拔部分德能兼备的乡镇人才进入县道吏员队伍,这符合我们一贯的施政措施,但将吏员队伍延伸到乡镇一级绝对不行,这个先河我们绝对不能开!”

甘延寿马上做出一副好学生的样子:“学生谨记太守大人和太爷的教导。”

饶是见惯风浪,听见从甘延寿口中蹦出这四个字,启蒙博士和北地郡太守两个老油条也感到后背生寒四肢发麻,立马生出一种人贩子当街被捉群殴,佯或偷情被正主碰了个正着,赤果果被人提着刀子撵满大街乱窜的场景。

说好的和平共处呢?说好的互不干涉呢?

什么“皇权下乡”,这鬼操作完全把始作俑者放到了士大夫阶层的对里面,与找死有什么两样?!

“皇权下乡!”

“你先下去吧,我与太守谈点事。”

老太爷稍稍松了一口气。

老太爷满脸惆怅:“延寿,这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即便是一方大员太守和老朽加起来也不敢触及分毫,其中干系甚大,绝对不是你所能掌控,等你长大了,慢慢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两个老家伙异口同声的说道。

“小祖宗,你省省心好嘛,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以后千万别再提什么‘皇权下乡’的事情。”

上奏朝廷,这是肯定的,等一系列赈灾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后,汇总各方面的数据,形成详细的奏章上报,这可关系到北地郡无数吏员的升迁考评,一点也马虎不得。

至于会不会有人伸手摘桃子的事情,你大可不必担心,朝堂上的三公九卿,还没人敢动这个念头。”

古人对传承十分看重,有威名赫赫十二岁为相的先祖甘罗在先,人们觉得甘延寿有这样的惊艳表现亦在情理之中。

“摆摊子不赚钱了。”

同样一句话,小贩王狗蛋说了,大伙都觉得他在放屁,就那三杆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怂样还能赚到钱就怪了,让他招蜂引蝶的婆姨出来扭两下,肯定会有无数人捧场。

但这句话如果出自小马哥之口,恐怕大半个中国都会引发海啸,纷纷猜测是不是阿里金蚂蚁要有啥大动作了。

在通讯靠吼出行靠走的年代,甘延寿的大名,出了郁郅县便知者寥寥。

再说这科技极度落后的年代,上至帝王九卿,下至贩夫走卒,总觉得冥冥之外有看不见的神灵主宰所有人的一切命运,对鬼神的崇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事的时候,就杜撰出了鱼腑丹书‘陈胜王’,乱葬岗扮鬼叫嚷‘大楚兴,陈胜王’的桥段来忽悠民众。

就连民间的许多神汉巫婆都身披‘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之类高大上的马甲,一个小小的甘延寿闹出的动静,在这众多的神迹之中只不过是小儿科而已,不值一哂。

可谁也想不到,小小的郁郅县早已暗流涌动,相当于后世某地悄悄出现了国安和中JW的身影,这在消息灵通人士眼中完全就是要出大事的节奏啊!

洪涝灾害使黑龙峪火油场出现了不少险情,作为北地郡主管此事的都尉甘铖第一时间亲临一线处置险情。

现在一切进展有序,第一批运送各个边关的火油已经顺利启程,所以甘铖假公济私,专门抽时间进行归纳整理造纸术的各个流程。

参与此事的除了造纸坊的总工程师韦伯以外,甘延寿也配合父亲完善规范性技术文件。

野马滩造纸坊的规模正在进行第二次扩建,但生产进度一点也没有放松,随着各个工艺流程的不断完善和工匠技术的日益熟练,产量也稳步提升,从原来的日产一百多斤,现在已经达到了三百斤以上。

目前造纸坊的产品主要有三大类——

一类精品改良桑皮纸,也叫‘韦伯纸’,大约占据五分之一;

二类细麻纸,可满足一般的书写之用,占据总量的五分之二;

三类麻黄纸,主要用于祭祀用纸,占据剩余部分。

每天生产六七十斤韦伯纸,接近五百张,运送到长安城每张售价八百钱,差不多就是四百贯铜钱,简直就和印钞没啥两样嘛!

野马滩造纸坊正常用工一百二十人左右,二期工程扩建完工以后,最少要增加到两百人;现在与县乡签订了支持以工代赈用工一百人,扩建完工以后,大部分附近的乡亲优先考虑招工。

野马滩专门修建一片制作松烟墨的作坊,采用新工艺新原料新配方,全部由家族各房出人参与,源源不断生产润滑鲜亮不褪色的松烟墨,每一块都有古色古香高端大气的包装盒。

因为掌舵家族的老太爷清楚,造纸术最终要交给朝廷,将来自家除了获取政治利益以外,最多能分一杯羹就不错了;制墨可是宝贝重孙发明的领先这个年代独门秘籍,长安城一块新品松烟墨的售价高于其他产品四五倍的价格且供不应求,足以说明这是一头稳定产出的金牛,关乎家族稳定持续发展,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三神殿的青云班、工学班遴选了十几个聪慧的家族子弟加入,老甘家的私塾已经全面启用了三百家新教材,更有甘延寿编纂的算学格物新教材,青云班工学班的学生摇身一变就是私塾家学,教授新学问的小先生。

老太君走了一趟长安城,龙首山书院和公输敖的工学院被一众同僚叫停,官家得知此事以后,特地将终南山下的一座皇庄划归书院和工学院的建设用地。

无疑这是最佳的选择,与地处董志源的郁郅县相比,简直就美女与野兽,挺进与蛰伏的区别。

公输大匠已经带着几个得意子弟奔赴长安,本来要邀请道爷前往勘测选址,无奈天花接种试验到了最紧要关头无法脱身,只好写了一封推荐信,让老木匠找他长安城万寿八仙宫的当家师兄料理。

神仙下凡也做了一回俗人,干脆在试验重地回龙观门口用红绸挽了一朵大红花悬挂,昭告世人——

游客止步,本观正在接待瘟神,闲人免进。

尽管郁郅县境内普查的结果告诉实验团队,牛户人家感染天花瘟疫的概率极低,但许多人先入为主依然认为这是牛魔王庇佑的结果,谁会相信神马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作祟!

不同于乡间神汉巫婆作妖弄出的种种神迹,人们更加愿意相信甘延寿是他无所不能的先祖甘罗转世。

地龙火油、格物神算、川婆豆腐、童子丈山、力拔千斤,还有老甘家造纸坊制墨作坊的神速崛起,滑轮组、水磨坊、水动力破碎机等精密机械的发明使用,一件件一桩桩活生生的实例更加实锤了甘延寿是甘罗转世的说法。

家有三两银,邻居是杆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以道爷为首的专家团队也没由头的相信甘延寿所言不虚,按照他提供的路子开展实验肯定没错。

土地庙里隔离的小叫花子,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理,这些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小家伙很快就像野草一样恢复了勃勃生机;

从回龙观和专家团队家属中遴选的第一批志愿者,已经全部就位;

牛痘、人痘的采集工作已经完成,蒸馏酒精、接种器械等试验用物品准备充分。

择黄道吉日,祭拜神农以后,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天花接种试验正式开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太守大人十分笃定的说道:“延寿,你总结的三条我认为前两条足矣。德馨先生说的一点都不错,‘皇权下乡’绝对不能提及。

自汉高祖立国以来,汉承秦制,大力推行郡县制,再加上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推恩令,使汉帝国的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形中削弱了权贵阶层的势力,现在你小子推行什么‘皇权下乡’,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家伙,又不想成为众矢之的也很难啊!

“万万不可有此想法!”

阅读天朝丝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