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天朝丝路

第101章乔迁之喜

  • 作者:香烟煨石头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12-30 12:29:18
  • 字数:5034

任何一个传承千年的民族,都有自己独到先进的一面,民族融合是双向交流,最终包容性更强的农耕文明才会慢慢在交往中占居主导地位。

也许有人会问,大汉朝与匈奴帝国都打出了脑浆子,边境地区的人员往来不受限制吗?

或拼死抵抗灰飞烟灭!

简单粗暴的二选一,毫不顾忌松山人的感受。

其实不管两家官面上势不两立形同水火,但民间交往依旧频繁,没受到多大限制,贸易来往照旧如火如荼。

利用乔迁之喜的名义,诳松山部落包括巴虎在内的话事人前来陇西;

突袭大军出发前向他们挑明一切,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或接受招安保存松山部落;

…………

廖平安现在肩负一项重要使命,专门负责松山部落的招安事宜。

当初骆老大带着董平找到廖先生出谋划策,廖不凡一开始也是大吃一惊。

“一言为定!”

众人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董平与他们商议,决定自己先带格桑花她们娘三个回陇西郡,让阿图奇和巴虎做好准备,下次随驼队一起过去。

“一言为定!”

特么,这不是自寻死路活得不耐烦了吗!

再说这帮粗人也玩不转这样高智商的细活呀,你听听这家伙简单粗暴的计划就可窥见一斑了——

而匈奴西羌人更加先进的畜牧管理经验和大批优良种畜、兽医学也默化潜移在汉地传播。

反过来,汉族的许多礼仪习俗,从更大程度上深深影响了接触密切的匈奴西羌人。

在临近边界地区的遫濮、休屠、松山、令居等部落,匈奴西羌人也逐步开始在灌溉方便的河滩开垦土地种植农作物,不少有实力的部落头领招募汉地工匠修建宅院定居,开始半耕半牧更加舒适的生活习惯。

仗要打,日子也要过,这就是西汉时期国与国之间的常态。

再说两国都没有明确的边界线,更谈不上能大规模有效管控人员流动往来。

廖平安字不凡,一个深谙孙子兵法和娴熟历史掌故的汉军高参,只给董平提交的这个答卷判了五分。

“你俩先回去,对此事守口如瓶严格保密,等待我上报后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后来的得到高层答复,准许招安计划,一切都是按照廖不凡先生的计策行事。

…………

三月三是陇西桃花盛开的季节,作为陇西富豪之一董平新修建的桃花庄园宾客如云高朋满座,恭贺主人家乔迁之喜。

桃花庄园坐落于洮河岸边的一片桃林,此刻正淹没在璀璨的花海之中。

传统的三进四合院,画梁雕栋勾心斗角,显示了古河州工匠的高超工艺;

丈二高的围墙皆有石条砌基大青砖造就,糯米汁将所有缝隙沟填的严丝合缝,坚固耐用妥妥是少见的大手笔。

格桑花的亲友团浩浩汤汤二十多人,三天前就赶着成群的牛羊到达了陇西,提前进驻大宅院。

这可亮瞎了街面上一帮吃瓜客的狗眼。

“额滴乖乖,松山草原的狗大户来了。”

“这成群的牛羊可给格桑花长脸了,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谁家乔迁之喜还能收到这样的重礼,汉家王爷的公主的嫁妆也莫过如此。”

“怪不得董平给格桑花修了这么大的宅院,值了!”

…………

眼前的豪宅震惊了来自草原的贵客,他们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那那都是新奇奢华的存在。

“这是当家的专门给我修建的宅子,我在里面专门给阿爸阿妈留了房间。”

格桑花骄傲的说道:“以后夏天您们可以在松山草原,其余二老就到这里生活。”

“好好好!”

阿图奇眉开眼笑:“那我们就跟着女儿享福了。”

“老哥们,我看汉人的住房确实修建的不错,到时候我们也可以请河州工匠到草原给我们修房子,反正牧场都在周围,比住帐篷舒服多了。”

“巴虎,你练兵的地方基本固定,军营也可以砍伐木材建造嘛,我看挺好的。”

董平和格桑花陪着他们游览了陇西郡秀美的山川风景,每天都在酒楼让他们品尝不同风味的汉地美食。

按照当地的习俗,择良辰吉日举行乔迁仪式后才能动烟火,所以等到三月三,大伙才在桃花庄园品尝到了河州风味的八大碗。

“河州八大碗”就是发菜、银耳鸽蛋汤、夹沙、扣牛肉、扣羊肉、扣鸡肉、扣丸子、八宝饭。

八大碗半汤半菜,蓝边海碗凸显北方的豪爽,半汤半水融合中原的细腻。

八大碗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民间宴席。

河州八大碗指的是八种装在大碗里的蒸碗菜,讲究料厚品重、味纯汤清。

其用料广泛、技法多样、有素有荤,牛、羊、鸡、鸭、鱼都入八大碗之列,多采用炖、煮、烩、炸、烧、蒸等技法操作,大汁大芡,大碗盛放。在民间逐渐成为逢年过节、庆典迎送、招亲待友、商务宴请的首选。

在河州宴请宾朋,“八大碗”一直是招待的最高规格。

盛满一份热忱、一派豪情!

…………

乔迁之喜结束后,亲友团准备收拾行囊打道回府,董平悄悄对老丈人阿图奇、结拜弟兄巴虎、松山部落头领的长子梅虎透露了一条极具诱惑力的消息——

“想不想看看安西军列阵操演,过几天就在大营外的草原举行。”

“每年春季,安西军都会举行汇操,汉军还邀请郡县官员,地方绅士观礼。”

“听说这次规模宏大,安西军精锐尽出,听说他们新组建的铁甲军也会在军演时亮相。”

“马帮和安西军关系不错,我可以带你们前去观礼。”

“这可是千载难逢,近距离观看安西军阵容的好机会。”

三人欣喜若狂,难以置信。

“你小子没骗我们?万一有人看破我们的身份咋办,不会给你带来神马麻烦吧!”

阿图奇老爹自然晓得其中的厉害。

“没事,到时候你们换身汉服,去的人多了,没人关注这些小事情。”

“阿哈,只要不给你添麻烦,我们再耽搁几天又有何妨,我正想看看汉军有多威武。”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最光明正大的做法便是组织或者跟随商队,在边关做个登记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自由出入‘海关’,那年头根本就没有‘护照’‘身份证’一说,谁家都巴不得这些商队能在自己的国家定居下来,要知道人口可是最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

董平与格桑花的婚姻如同后世的走婚,十分符合当时众多少数民族与汉人交往十分密切的大西北地区。

在一夫多妻制的年代,在匈奴和西羌地界有个外室是很常见的事情。

阅读天朝丝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