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金光之荻花题叶

第七章 怨侣重逢(7.8k 二合一)

  • 作者:春秋沐道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11-19 10:13:16
  • 字数:17700

极端的杀意激起最为深刻的反击。

原本杂乱无章的皮鼓顷刻挪位移形,直迎四射气劲,竟是以其作棰振荡鼓面,蓦地鼓声大作,如雷贯耳。

最后反映于一双看似浑浊偏又透彻世情的智慧法眼中。

在大智慧对面,不问自明的单夸心下有数,眼前人必是默运神通调兵遣将去了……

鼓声动,鼓阵开!

琅琊居

眼看变生肘腋同室操戈,念荼罗本来古井不波的心中就像是突然间落下了一块小小的石头。

虽然细小,但已足够产生波纹,并且迅速扩散开去。

情尘七往·空色无欲,洗涤六识法界,鼓移声催魂欲离。

回弹纵横的掌戈兵锋交错间杂起伏鼓声接连迸响,按着若有似无的节律应和晨钟长鸣,强势制衡地门梵音。

意识错乱,修行告破。

除铜殿外,所有建筑均以三彩琉璃瓦覆盖,色泽如新,尤以三彩中的孔雀蓝色最为耀眼,可以想见它在阳光照射下的辉灿景象。

铜殿前有一广阔达百丈,以白石砌成,围以白石雕栏的平台广场。

白石广场正中处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萨骑金狮的铜像,龕旁还有药师、释迦和弥陀等三世佛。

少室古刹内主建筑物都依次排列在正对四门的中轴线上,以铜殿为寺院的中心,规模完整划一。

嗜血冲动陡然涌上心头,白绮、留羽霎时朦胧失神。

杀意昂扬的他们竟是倒戈相向兀自屠戮身后地门信众。

无动肃杀的氛围凛然蔓延,白绮、留羽、牛胜、马衔四位武佐凝神伺敌,抓准风起瞬间,拳掌兵刃齐出。

而眼下则更有十八面羯皮石鼓排插诸位罗汉之间。

在白石广场文殊佛龛前则安置着一个大香炉,炉内燃烧的檀木正送出大量香气,弥漫于整个空间。

剑光炽,掌风寒!

圣顶上,但见优钵昙摩,凝沙布阵,指生为死,信手挥弹间,座前目下所摆的一十八颗浑圆石子随心而动。

一阵苍凉辽阔的箫声便于焉传入少室古刹。

奇特韵律加成梵音威能,无所披靡,鼓阵瞬间被扰。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又闻黄钟大吕的一声发出,这一声更是如同霹雳一般,生生阻断层起梵音。

接着场中一面羯鼓的周围尘沙飞扬,是红莲地狱以重手法硬撼羯鼓稳住阵脚。

然而此举无疑也暴露了优钵昙摩的所在……

探得大敌方位,一道头戴竹篓和服佩甲的虚无僧影穿林越众,伴着喑哑话音漂浮飞升——“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诗号声止,衣袂破空。

飘然履足圣顶的寂景观空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铜造的大罩子中,又或到了一个覆盖的铜钟内。

山壁四维密密麻麻安放了数百尊铜铸的小佛像,无一不铸造精巧。

精巧佛像衬托在嶙峋山穴孔洼之间,造成丰富的肌理,更经营出一种富丽堂皇,金芒闪闪的神圣气氛。

原本该在这里的天门众僧却是无一而存,均为外调对上其他支路奇兵。

唯留一夫当关独对十法殊胜、十八禅那、三十二具相、乃至八关武佐其中之四,以及同样出身天门的法忘。

眼前人看似形单影只,但却带来难言的压力,令人几欲窒息。

这错觉一半是因为这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与晨钟异力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对面的和尚的威胁。

一方蒲团,一位僧者。

红莲地狱静得就如同一方历经千百年风霜的磐石,眼眸微闭,手中佛珠轮转不停……

即便为人欺至眼前,他的神态依然没有半分的变化,单单一人已予旁者一种渊亭岳峙的感觉。

“优钵昙摩……”寂景观空喃喃低语道。

因缘际会失陷地门的法忘虽说出身天门,但对眼前人仍感陌生。

他之所以能认出僧者身份,全赖背后念荼罗指引。

换言之,是大智慧在透过寂景观空之眼观望全局。

不同于后来因心网铺张出现神通盲点,以至必要时力有未逮,此时的大智慧对掌控地门全盘仍有相当把握。

鲁家所造晨钟固然神妙,但仍是死物,少人役使却是无法对地门产生威胁,而红莲地狱恰恰就是这样一个能将暮鼓晨钟之效发挥之极限的人。

何况他本身便是不亚于萨埵三尊的修者。

晦暗的夜色映照下,把优钵昙摩的影子拉长,刚好投射在一口悬挂于摩天巨岩处的浮雕法钟上。

佛珠轮转交替所发出的吱吱响声忽然间渐渐落了下去,优钵昙摩缓缓睁开了眼睛……

崖下衣袂破空,惨呼撕斗声不断响起,但寂景观空早已无暇分神相顾。

因为他深知,不能突破眼前难题,便全无彻底解放地门同修的余地。

同样戒备的还有优钵昙摩,只见他一挥衣袖,整齐完备的佛会礼具便即化现,左垂悬鼓右置铜磬中安团鱼,又有铙钹钟板之属环拱。

“情尘七往——”

双掌分持木棰引磬的红莲地狱落座中央喟然一叹。

“俢悟离僧!”

刹那间,有无边炽盛莲光泛生,衍化丈六金身迅速成形,那是一尊地藏菩萨的形象,奇冠璎珞手托宝珠。

伴随地藏法相嘴唇微动,僧者左右开弓木振金铎。

蓦地,梵声呗器回响夜空,传达强制超渡的意念,重重叠叠不绝如缕。

不仅法忘在观察着优钵昙摩,红莲地狱也在端详着寂景观空。

头戴深编笠,斜襟袈裟肩佩臂甲的法忘手里握着根一尺八寸长的短棍。

短棍是漆黑的,暗无光华,也看不出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如果硬要说的话,那就是棍身正面与背面分别开了四个与一个按孔,棍尾呈外切半月形,隐约可以看出它是中通无底的。

偶尔山风掠境带起的竹箫巧韵也确然证明了这一点。

那是一条尺八。

琅琊居

“相传中原盛朝禅宗有一高僧行走市井游方传法,手振一铎,口中诵偈,时人称奇。”

见此情景的单夸对僧人来历已有五分把握。

“想来这位大师也是倾慕前贤风范的信众之一。”

其时,河南府有张伯者,因倾慕普化之风范,遂以竹管仿铎音,称之为‘虚铎’。其后又有张金、张范、张雄、张参等人传承其风……

眼看对方三言两语揭破法忘跟脚,心下震动的大智慧面上依旧不动声色,不动声色地揭破采参客来历:“不想先生对中原之学亦是广博。”

手握尺八的寂景观空便是天门曾于魔世破封期间外派驰援的僧侣之一,欲觅归途不得的他最终成为地门一员。

现今,优钵昙摩有意引领迷航归向正途,殊料反而激起身陷魔障者激烈反扑。

历历情尘版刻模糊过往,心神狂乱的法忘抖腕震动尺八演化剑势,竟是凭空幻出无数道漆黑虚影,将红莲地狱上半身的要害尽都笼罩其中。

险关当面,端坐稳若泰山的优钵昙摩袍袖一拂。

袈裟挥动,直袭而去!

正是袈裟伏魔神通。

这面红莲地狱轻描淡写化去尺八剑锋,双手打击鼓乐的动作不见丝毫停滞晦涩。

那厢寂景观空却是大惊失色。

正面迎上密宗袈裟的他只觉自己所有的剑式后招都在弥天袈裟笼罩之下,简直便似主动缴械将成名兵器送到对方手中。

法忘大惊之下急忙撤身收招谋求后变,不意优钵昙摩手臂回收袖袍再卷,受力收紧的袈裟内屈凹陷,向着他隔空遥取便似长鲸吸水。

擒龙奇功诱导寂景观空身形倾危。

进退失据的他仓促之下急将手中尺八一震,三点寒星从竹管中射出,分袭红莲地狱的双目与咽喉。

随即那尺八又演化判官笔的招数,笔走龙蛇方寸不离优钵昙摩胸颈间七处要穴。

红莲地狱不慌不忙,右腕一抖磬首仰钵似的小碗便将三枚钢钉收纳入腹。

余劲未散的钢钉落入磬口,便如掷骰进盅,叮咚作响煞是好听。

其时优钵昙摩已抬左袖封挡,密布真气的袈裟护住前胸肩颈,便若渔夫张网静待鱼儿入毂,又似太保引弓将发。

挺直拇指伸出袖口的红莲地狱横切一捺,一股凌厉的指力射将过去。

面色大变的法忘左手指诀变幻,取叶作刀的他凌空遥击企图截下无形指力,跟着整个人突然向后移开了方丈。

无声粉碎的翠叶碾作齑粉宣告来招霸道,但此举总归将其阻上一阻。

优钵昙摩连捺三记,寂景观空移开了数丈,这才站定。

这几下交锋说来漫长实则不过眨眼,眨眼功夫法忘身形在原地一闪竟凭空消失。

再定睛,他赫然出现在数丈外的圣顶一角。

近乎邪术的奇诡轻功照眼,红莲地狱暗自赞叹不提。

然而寂景观空心下叹服更胜他十倍,知他这三捺看似平凡无奇,其中所蕴蓄的功力实已到了超凡入圣的境地。

招为奇招,是摩诃指的正宗招数,叫做“三入地狱”,以此为名,是说修习这三捺时用功之苦,每捺一下,便似入了一次地狱一般。

情知强取胜算渺茫的法忘念头一转,决心曲线救国,当下把手中的尺八送到唇边,呜呜咽咽地吹奏起来。

虚无吹断!

箫音曲折,妙籁天成,但其中却似含蕴着一种说不出的幽恨之意。

正似国破家亡,满怀悲愤难解。

又若受欺被侮,怨恨积郁难消。

曲中深意却是恰合僧者际遇。

因理念不合为旁人视作异端落拓江湖的他心本就满怀抑郁不平,否则又怎会以反佛为业,视魔考为法。

此时箫音入耳,优钵昙摩只觉鲜血奔腾,脑海更似情仇翻涌。

貌似不能自已的红莲地狱敲击动作一滞,旋即张臂一展,扫袖甩磬挥出三串金光。

“当!当!当!”禅钟连响。

三粒佛珠撞响了铜钟后,其中一粒反弹落地投入百丈凌峭,佛珠晶莹剔透,隐隐间有宝相珠光露出。

观者不禁色变。

简简单单一粒铜珠,竟是敲出令整座少室古刹都为之震动的巨响。

如此禅功怎能不令人心惊?

何况优钵昙摩非但令巨钟令整座少室古刹震动,更是使三粒佛珠不分先后的奏响。

这三声钟响,就恍乎是佛音梵唱,又如是一堵巨大的高墙。

任凭寂景观空尺八韵调变幻无方,依旧牢牢地被控制在墙外,而墙里面却是波澜不惊。

狂风怒号,海浪滔天的力量虽然厉害,但这声音却似一方历经千百年敲打的磐石,仍波浪奔涌,怡然不动。

耳鼓中清净无我的梵音忽然消敛。

崖下原本受大智慧把控操弄的心神渐渐回归的地门信众又陷红尘扰扰,纷演众生百态……

琅琊居

“何苦执着,”双掌合十目露悲悯的念荼罗深叹众生执迷,“纵使红莲全力,亦不过多拖延正面战场一个时辰而已。”

九界航路,仍归智慧引渡。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单夸闻言赫然动容,大智慧的语气听似平淡,宛若只是简单描述,但他却能明白这当中的分量。

作为进攻主体的地门僧众对标的大抵是拱卫禅院的天门武僧,单一拎出在念荼罗或者单夸眼中都不过是三流角色而已。

然则毕竟人数太多。

如若在处于守势的情况下自然是无所顾忌,但倘若要以一己之力去缠住这近乎千百武功不算高也不算低的和尚一个时辰的光景,一身修为已可算是登峰造极。

纵使单夸在全盛时期,也未敢夸口轻易可为。

此外,单夸还敏锐地注意到了大智慧之用词——

正面战场!

景随心转觉生万重,幻灵眼中情境再变……

塔林

树木森森,荫着一片碑林。

石碑大半已经毁破,字迹模糊,不知写着些甚么。

渺无人烟的塔林只往日偶尔传来几声凄切蝉鸣,今朝倏闻金铁交响错乱一地阒寂。

是固守此间的墨雪不沾衣遇上欲探玄机的中谷大娘。

一袭黑衣裹着墨雪不沾衣那瘦而坚韧的身子。

他整个人看起来像是条刚自丛林中窜出的黑豹,全身都充满了危险,全身都充满了劲力。

但他的一张脸,却是死灰色的,全没有表情,只那一双眼睛显得分外锐利。

一如他手中的剑。

剑在月下闪着光。

那是一柄形式很古雅的长剑,精钢百炼,非常锋利,剑脊上带着松纹,镌刻“古来绝”三字。

能逆转墨子祖师剑势变非攻守矩为有攻无守的墨雪不沾衣总归是需要一柄趁手宝剑的。

在他背后之师者也并非是提供不起的人。

可惜的是茹琳手中兵刃同样非凡。

见招拆招的墨雪不沾衣冷眼静观,只见这兵器似钩非钩,似爪非爪。

握柄处如同护手钩,带着月牙,红艳艳的杆子,却如狼牙棒,带着无数根棱刺,顶端却是个可以伸缩的钢爪。

墨雪不沾衣游历江湖,与人交手不下千百次,却也未见过如此奇特的兵刃,更不知这兵刃究竟有些什么妙用。

正揣摩间,中谷大娘已递出七八招,招式果然是怪异绝伦。

单钩忽而轻点,忽而横扫,有时轻灵巧变,有时却是以力取胜。

身为昔日天下第一兵独生女的茹琳在她先父这件独创的奇门兵刃上,果然是下过一番苦功的。

这种忽软忽硬的招式,的确教人难对付得很。

但她若非已能将自己手上的力道控制自如,也万万使不出这样的招式。

也是中谷大娘投身地门修身养性不欲妄造杀孽,若否单止放血难止的无影金梭便足以让墨雪不沾衣投鼠忌器难有施展空间。

不似现在,骤遇强敌的他精神大振,剑法使得更快、更毒。

墨点飞雪!

但见剑光闪动,一柄剑似已化为十柄、百柄,剑剑不离茹琳咽喉方寸之间,剑剑俱是杀着。

逆转墨子剑法而来的杀手绝招,更是层出不穷,逼得中谷大娘一路向后直退。

紧接着,她头一低,竟自剑光下窜出,摆腕横过吴钩抹向墨雪不沾衣肋下,墨雪身子半转,反手已刺出三剑攻敌必救解开困局,跟着翻腕剑尖一昂,口中叱道:

“太液秋风惊残梦!”

叱声中,眼看剑光已如匹练般刺来,茹琳竟是不退反进凶险已极。

剑光便险之又险地在她咽喉前半寸戛然顿住……

麻沸散发作的墨雪不沾衣只觉掌中剑似有千斤之重,却是再也推不进半分,剑尖纹风不动,捉魂如意钩兀自抢入中门,直击而去。

就在这生死存亡系于一发的刹那间,斜里蓦地插入一只狰狞铁手既准且稳地抓住钩杆。

是同样挂单还珠楼应楼主之请援手天门的冽风涛及时赶到。

面对几番生离死别的恋人,心情起伏的冽风涛做了一件事。

他整个人突然直欺而入。

左手封住了如意钩的去路,右掌便直扣中谷大娘伸向腰间药囊的腕门,兔起鹘落间已变了七招。

欺身进逼的他身法之险,手法之快,当真无可形容。

茹琳右手被封死,连连后退,出手如风的冽风涛却似那附骨之蛆,缠住了她。

她左腕一麻,已被对方搭住了脉门,一搭一拉,猝不及防的中谷大娘便为冽风涛扯入怀中。

于是这对旁若无人的痴男怨女便以这样一个香艳而旖旎的姿势紧贴在了一起。

远远看去,男的熊肩猿腰,筋骨强健,看去满身俱是劲力,面相英武气态沉凝。

那女的身材婀娜,乌发堆云,侧面望去,当真是风姿绰约,貌美如花。

但是若与她面面相对,只见那芙蓉粉脸上,当中竟有一条长达六寸的疤痕,由发际穿眉心,直直划到下颔,泾渭分明的区别开左右侧脸。

右脸尚且完好,左脸则用半张铁青面具包覆。

她生得若本极丑陋,再加这道伤疤与面具也未见如何,但在这张俏生生的清水脸上,骤然多了斧凿痕迹,却不知平添了几许幽秘恐怖之意。

对此全然不以为意的冽风涛伸头侧颈凑近佳人耳畔,只待唤出那一句深情缠绵的“茹琳”。

话未脱口遭逢不测——

“撒手!”

一声撒手,随即便见一口几乎藏于刀套不出,光华内敛仅露半截在外的利刃劈风而来。

一式猛虎跳涧凌空飞扑,挥刀斩击冽风涛右肩,刀落处如电破长空,奇快无比,采取的乃是围魏救赵之策。

听得脑后金刃劈风之声,无奈松手后撤的冽风涛只能坐视对面双方会合。

看清第三者形貌的冽风涛如遭电殛愕然当场。

只见那人面容英伟、白眉似画,赫然也是一个身故之人。

更令他错愕的还在后面——

“无偿!”

在于眼前二人对彼此的亲昵称谓。

见刀如面情知同伴到场的中谷大娘喜上眉梢甜唤出声,姗姗来迟总算赶上的岁无偿亦自关切以应:

“茹琳!”

脱口而出的本能称谓倒似早在心中预演多次,在外敌压抑下总归越过心底障碍道出。

“你没事吧?”

说着,关心则乱的岁无偿便自上下打量佳人一番。

“我没事,放心,”接着中谷大娘目光一转冷然向前,“现在,就让你我携手铲除外道恶徒。”

恶徒!!!

“你们……”冽风涛瞳孔地震。

不待对方说完茹琳手腕一振,只听嗤的一声,那乌光闪闪的钢爪,突然脱离钩身垂落。

钢爪上带着四尺链子,原来就有三尺六寸长的捉魂如意钩,骤然变为七尺六寸,本来够不着的部位,此刻已可够着而有余。

是时有心上位转正的岁无偿显然十分听从佳人意见,扯动肩头束刀麻绳的他偏锋向前并合身侧医武奇兵。

一时间很难说此举是否带有私人情绪……

目睹惨遭孤立的冽风涛只身独对挚爱挚友夹击,远处高峰俯瞰战局的慕云知命倒似没有半点插足这滩浑水的意思。

冷心冷情的笑南冠神经倒似铁铸成的一般。

仿佛那只知贯彻刻板命令的偶人般的他仅是僵硬地按着既定程序执行主人命令。

虽感意动但仍是毫不留恋移开目光的慕云知命犟自将视线投往别处……

琅琊居

“是时药叉共王立要,即于无量百千万亿大众之中,说胜妙伽他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见证有情人对面不识之悲哀景象的念荼罗佛眼微阖轻诵偈言,似是深感众生迷途。

“呵!乡野鄙夫倒想问问大师,如何才能离于爱,如何能无忧无怖?”

摘下假面毫不作态的单夸嗤笑一声,这也是他难得能体会到那位此生大敌毒舌之快意的时刻。

“这红尘,多的是痴男怨侣啊……”伴随奇特尾音拉长,灵眼之中模糊光景再变——

初祖庵

桃林小寺,风景幽绝,

适逢战火纷燃。

绵延战火最终为一人所阻。

那是一个身着淡紫长裙的女人。

面蒙轻纱,看不清楚容颜,但露出的几分肌肤却是雪白。

明月斜照,这女子的风姿更是连天上的星月俱都黯然失色。

她的身形窈窕丰腴,头结高髻,纵使看不到她的花容,也感到她迫人而来的高雅风姿。

只是她站立的姿态,仅那几分隐约朦胧,便有种令人观赏不尽的感觉,又充盈著极度含蓄的诱惑意味。

如此不用露出玉容,仍可生出如此强大魅力的女子,江湖上屈指可算。

有赖梵音旁修把持心境的方紫、堂朱同声一喝,齐齐抢出。

一刀一剑如猛虎跳涧,狂龙出海,分从左右斩向紫衣女子,只看刀剑的威势,便知这两个貌不惊人的汉子绝对有跻身甲子名人贴的实力。

眼看手中的一刀一剑都斩落在对手的身上,这两人心神方稍稍松懈,随即便感到刀锋剑刃虚荡荡毫无着力之处。

他们在大惊之下定睛看时,却见刀剑之下的哪是什么紫衣女子。

分明只是她不知如何脱下的一件又薄又轻的纱衣。

纱衣不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在刀剑锋芒下丝毫无损,只与刀剑轻轻一触便借着刀剑上的劲力飘荡开去。

便在两人心中惊悚之际,纱衣随风飘摇遮去旁人视线之刻,紫衣女子从腰间取下了她的兵刃。

那竟是一枚寒光湛然形制纤秀好比蝎尾的银色枪头。

迅雷不及掩耳,快捷无伦的一道枪光骤然一闪,紫衣女子顷刻反守为攻。

就仿佛锥在囊中仍旧难掩锋芒,隔着纱衣的方紫、堂朱犹感毛骨悚然,当即各运身法至极险险避过。

然而他们背后的信众则殊无此幸。

点中轻纱的枪头随外袍不住卷动,信手一握的紫衣女子隔物传劲,劲透枪尖,枪尖与纱衣即时连成一线。

原本无杆的枪尖立时成了一条布节完整的蛇形软鞭。

如今随着紫衣女子反手一抖,布鞭笔直刺出。

末端尖刺如灵蛇吐信,精准迅捷地刺入两名僧人后脑玉枕要穴带走性命。

一招毙敌之后,她身形回旋,倏地凌空扑入对面猝遭惊变而不知所措的人群中。

这些人也都是大智慧渡化的好手,见敌人孤身欺近,在惊惶之下仍本能地各挥兵器攻击。

紫衣女子在人群中移形换位,身上的数重纱衣不时脱下飘在空中代替真身接受攻击。

至于她真身手中的软鞭则如择人而噬的毒蛇般一次次弹射而出,每一次都最少夺走一条性命。

紧随其后的方紫、堂朱目眦欲裂却是救之不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无情收割战友性命。

于是受命来此观视的罗碧入眼就是这样的一幕——

短短十来个呼吸的时间,身上只剩下贴身亵衣,半露香肩酥胸的紫衣女子已斩杀地门一方的二十余好手。

随后如翩然舞蹈般将仍在空中飘荡的七件纱衣逐一穿回身上。

诱人的曼妙身形重新为裹回浅紫衣衫里去。

她胴体虽丰满,腰却很细,走起路来,腰肢摆动得很特别,带着种足以令大多数男人心跳的韵致。

远远瞧见此状的藏镜人却感一股无名怒火填塞胸臆,直似要炸开一般,本能张口断喝出声:

“贱人!飞瀑怒潮!”

一声怒咆,惊世名招再现尘寰,澎湃而发的浩瀚气劲有如浪潮席卷,佛魔皆摧挡者披靡。

更遑论本质平凡的寻常布鞭了。

轻挪莲步的紫衣女子圈转鞭索卸劲,难匹雄力的纱衣外袍登时告破。

危难关头,紫衣女子玉手往腰间一抹,一拉一抖,月光下突然飞出烂银也似的一条长蛇来。

方紫、堂朱吃了一惊,凝神看时,才知那原来是条银光闪闪的锁链,链身极长,眼见是四丈有余。

挥卷的银链便似曲蛇衔尾般后发先至地啮住纤秀枪尖,组成一条璀璨洗练的白蟒鞭来。

白蝮缠身!

银鞭夭矫好比游龙盘体,护定周身风雨不透,任由波涛汹涌仍旧怡然自适。

安然接过罪魁名招的紫衣女子嫣然巧立,这时一步踏出缩地成寸的藏镜人赫然站在她之面前。

罗碧身穿一领漆黑滚边镶金砌鳞锁子甲,一张英俊得绝无瑕疵的脸庞里,嵌着一双比深黑海洋里闪闪发光的宝石还明亮的眼睛,冷冷盯着眼前之人。

无动于衷的紫衣女子一双妙目只是一眨不眨地盯着藏镜人伟岸的身形和英俊得极尽完美的脸庞。

接着,她开口了。

她以一种娇媚柔婉极尽挑逗之能事的口吻道:“苗王找你啊~夫君!”

“十八归界,净六根,清六尘,情尘七往·空色无欲!”

彩塑金饰,颇有气魄。

在白石平台四方边沿处,除了四个石阶出入口外,平均分布著五百罗汉,均以金铜铸制,个个神情栩栩如生,几与活人无异。

阅读金光之荻花题叶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