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砸开大明挑骨头

30、海瑞买肉

  • 作者:八月梦飞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4-08 07:36:43
  • 字数:6890

贾继春瞬时头大,他本想说,天人感应,可王恭厂灾也罢,朝天宫灾也罢,现在无论是京师民间还是满堂朝臣都在说,天人感应,天子有亏。可他从心里不认可这些说法,所以用了“异类生乱”。看来还真是中的圣心呀!

“何异,生何乱,非御史之责,圣上应派可追责之而追责。以安天下!老臣实为天下之忧也……威福大权,莫听中涓(太监)帝落。”

驱使三十多头牛,一千亩良田才能养一位一品官员。正一品(月俸87石)年俸1044担。按现市价,也就是八钱银子一担常米,一两二钱一担禄米。也才1252两8钱银子。”

“皇爷,咱朝哪怕品级最低的九品主薄,每年基本俸禄也有六十石米,相当于江南地主家庭一年的收入。而且四品以下,还许经商,太祖说,不懂经商何知税苦。”掌印大太监王体乾一看机会来了,前几天不是秉笔中的另一派秉笔孙进提出官员辛苦,实应加禄。想以此拉拢大臣,这正好上个小眼药。赶紧补腔。

“你,江西去吧!”天启笑了笑,看来这天人感应的话,贾继春没有说出来,还是不错的。

“是的呀,够一千家吃一年的呀。”魏忠贤狠狠狠的叹了口气,自己不是就是让银子给逼的吗,那个时候自己可也没有这么多银子呀。

于是接着说,“太祖在《醒贪简要录》里,就说了,五十多个壮劳力驱使十五头牛,在四百亩良田上勤扒苦做,全年所得不足一品官所发半年工资,也就是说,一百多个壮劳力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裆,这黄遵素收赃二千八百两。”天启很是淡淡地问。

“是,二千八百两。”魏忠贤今天有点吃不准这话里的意思。

“东厂政府司诏狱,还真比不上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敕狱。”天启似乎在比较什么?

择,圣手顾,高处不胜寒,而今衣正单,无人问清闲,但愿人长久,不能太着眼。

(不经历苦难何以见彩虹,实际上,许多人,经历的无数的苦难,也没有看到过一丝彩虹,你会奇怪他为什么还在努力,因为他有彩虹信念。)

(2)海瑞买肉

第五章:鳏居尚有念,对食依月伴

“要不把东林党的事,移交到锦衣卫。”魏忠贤试问一句。

“哏,给他们脸了,不是九卿、郡守以上,不够二千石还想进北镇抚司敕狱,你说可是二千八百两呀。”天启似乎在想心事

“异类生乱?”天启不由应了一声。

孙进捧着一份批旨念道:“圣(朕)昔幼冲,皇考选侍李氏,恃宠屡行,气殴圣母,以致崩逝,使圣(朕)抱终天之恨。圣(朕)虽幼,未尝忘也。圣(朕)蒙皇考令选侍抚视,饮膳衣服皆皇祖、皇考赐也。选侍侮慢凌虐,圣(朕)昼夜涕泣。圣(朕)之苦衷,外廷岂能尽悉。乃诸臣不念圣母,惟党选侍,妄生谤议,轻重失伦,理法焉在!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

“老臣惶恐,前遗之罪,当由前论,今党阀林立,妇寺不宁,宦官弄权,况…异……类……生乱,当天下调息,应……”

天启站了起来,冲着魏忠贤一抖袖了,转身走了,吓得魏忠贤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养心殿内,天启躺了有个半个时辰,而魏忠贤也跪了半个多时辰。

“如俸禄有足,何来以免税、许商。说来官家有食而富不足。官不及商富岂不是贻笑大方。”随身太监杜永明出来为秉笔孙进补腔。

“臣,启奏,当年海忠介,老家海南有零散的土地93丘,计39亩半,全部税额为1.28两银子,可年收粮28担。(海瑞)三次娶妻,还纳过三房小妾,还养育过二男三女,外加老母亲和仆人,海瑞至少要养活十多口人,至到五十岁,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才升拔为正六品的户部云南司主事,即没收一亩投献,也没有收一两贿赂,别说冰敬、碳敬,连直堂银和朝补都没有收琮,也未经商,也活了七十四岁。也是高寿呀!”秉笔太监余文辅赶紧补刀。(注一)

“其实,衣食住行,都是开销!”最后还是没有崩住的郝隐儒开口了。

掌印大太监王体乾微微一笑说:“官居后衙,况太祖有制,官不可纳辖地女为妾,不宜辖地置产,所以只有衣与行,时匹绢不过八钱五银子,匹布不足三钱银子;出行便有驿站。试想,海忠介家年余银不少于二十两。”

根据海瑞自己的说法,“猪肉二十五斤,价银五钱四分。”也就是说当时买25斤猪肉需要0.54两银子,一斤的话就是0.0216两。那么明朝官员的正式工资有多高呢?据《明史·职官志》中的记载,朱元璋时期规定七品知县的年薪大概是90石大米,由于后来朝廷发给官员的俸禄并不是全额的大米,还有折色,实际领到手的是12石大米、27.49两银子、360贯钞。

这笔钱如何看,过顶级奢华生活,有些难,如果过正常生活,已经是大富人家了,只是人心中足罢了!

秉笔孙进必须开口了,于是说:“圣上,刚才所言均不虚,可有记‘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怀一人。苏点其宦囊,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办丧事的费用都得朋友们凑份子。”

“是呀,为何海瑞买二斤羊肉,而天下共闻?”天启有点糊涂了,现在已经打破了投献限制和直堂银以及四品以上不许经商的限制,就是为了提高官员的福利。

郝隐儒一看,不对,自己不能偏向孙进,因为他要学的忠臣,所以有什么说什么,为圣上着想,而不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上前一步说:“圣上,海笔架最后一职为南京右都御史,年薪高七百三十二石,而家人不增加,实不该‘竹笼存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实为有二!”所有人都有了兴趣,秉笔郝隐儒接着说,“首先海刚峰为回民,每年所余,得有所余献了阿,訇,为回民之子读书;且海大人说,天下之乱,皆因奸商。他即担心外面的食物不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又以商为国乱之根,故自已种菜,从不入市,而大家惊异于其入市购物,而不在于其购肉或者购菜罢了。”

“善!”天启也算是弄清楚了这其中的缘由。

“圣上,不是前辛酉(五月十九)日刚颁赐阁臣顾秉谦等每银五十两,中书官张承爵等十二员每银五两。”魏忠贤有种不乐意的味道,“上年边关赏银超过七十万两,大臣赏银也超出三万两。可是这些人不知足呀……!”

天启随身红盔将军王永疆,一个军礼,上报:“招臣田尔耕到!”

天启一摆手,魏忠贤忙闭嘴。

随侍杜永明唱喏:“锦臣,左都督田尔耕进见。”

魏忠贤就是微微楞,自己好像根本就不知道这田尔耕来做什么?

田尔耕微低头颅,目不斜视,手抱锦旨而进,天启随身红盔将军王永疆上前半步,接到锦旨,转手给随侍杜永明,随侍杜永明忙小步,放在天启的桌子上,见天启打开完毕,这才缓缓退下。

天启看了看自己下的招田尔耕的锦旨,确系无伪,随手给了,旁边的随侍葛九思。

“咣!”道罄一声轻响。

田尔耕心里就是一哆嗦,他实在不知道天启为什么召自己来,他真不知道什么事,上次那私刻印信的事,这还在查,刑部署部事右侍郎曹思诚等,会审锦衣卫都督同知邢元吉赃款的事,这也不知道是自己禀报呀,只好军礼在地说:“请圣上示下!”

“五年九月。”天启淡淡地说。

田尔耕心头可不是一哆嗦,这么简单,差一点感觉是五雷轰顶,知道了,自己就是癸丑日,天启五年九月廿八中了大彩,加恩者少师兼太子太师。锦衣卫少师兼太子太师不是权臣,好像自己独一份呀!这不用心思斗转吗,低头回道:“武长春之类,臣下,正大加侦查,决不让东虏之流,混迹朝堂。”

“咣!”道罄一声轻响。

“圣上,另在下准备细查京师军营,此间定是李贼(李永芳)所向。彻纠陈一敬、周应元、季应诚之败类。”田尔耕不是白给的。

“咣!”道罄一声轻响。

“另臣请,加训人马,前往东虏。”田尔耕想起来不少情报,皇帝比他知道的多,

“咣!”道罄一声重响。

“臣请示下。”田尔耕明白了,自己和皇帝之间,距离还是很遥远的。

“咣!”道罄一声轻响。

随侍杜永明唱喏:“锦臣,左都督田尔耕退。”

天启挥了挥手,看着魏忠贤笑着说:“大裆,说说这‘阴奸阳’。”

汗马上顺着魏忠贤的头上下来,他甚至感觉有点虚脱,自己刚转过心思说上一句就来这个,他上次割蛋蛋的感觉又来了,别人三落三起,自己,已经四落了,这怎么感觉第五次,真是先起后落吗,真是有起就有落吗,他心凉了,哇凉哇凉的。

这是要清洗他魏忠贤吗?

(本章完)

.

里面一声床铃响,魏忠贤忙是跪爬进去。

贾继春心里更是一沉,知道不能再说了,今天圣上已经很给自己面子了,这几乎有点简在帝心的感觉,这种机会不可多得,自然不能再逞强了。

于是老老实实地闭上嘴巴。

阅读砸开大明挑骨头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