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四海一家第1部保卫黄河

第37章万年劫

  • 作者:山东小牛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4-12 03:07:05
  • 字数:8324

关汉卿道:“那当然是从头听了。”

“那好,我就从头讲。”高亮说着,用手掌一拍桌面,有如说书人以醒木[a3]敲击一般,朗声道:“话说盘古……”

关汉卿道:“吕国是‘帝守’?”

高亮道:“非也。神守之职后来一分为二,变成‘神守’和‘社稷守[a5]’,一个负责与上天沟通,一个负责教化万民,但仍是一国。”

关汉卿忙拦住,道:“我错了,要不你从中间开始讲吧。”

高亮没直接回答,反问道:“那时也无所谓国名,但你可知古字‘申’和什么是通的?”

赵孟頫道:“当是与‘神’字相通。”

高亮道:“不错,申国最早就是神国,负责接通神明,保卫社稷,故而称为‘神守’。”

关汉卿摇摇头,赵孟頫接道:“二哥说的可是在河南南阳,原周天子南面的国门,阻挡楚国的门户?”

“对,正是这两个古国。他们在周朝之前就已立国。”

“有多早?”

关汉卿又问:“那你师父说没说,为何要召我们过去?”

高亮道:“也没具体交待,但从那天之前的安排准备看,确实是件极其隆重的事情……或者说,是我入师门以来,师父最重视的一件事情。”

关汉卿一听,乐道:“二弟,你这话说得,倒是让老关心中很是得意啊。”

高亮道:“那琴我也是第一次看见,以前也没听师父说过……”

“这两国在炎帝时就有,只不过那时还是一体,也不叫申、吕。”

“那叫什么?”

高亮道:“这个说来话长了……你们是想从头听,还是从尾听呢?”

高亮道:“天下仙宗当中,最大的门派有三,燕都潜真算是第一,导引四方;其次便是西安翠华派,乃是畴人[a1]领袖,杨谦光[a2]和郭太史都是翠华门下。”

赵孟頫道:“那‘帝守’的名头是个什么来历?那日,从文丞相土牢回去之后,我翻遍古籍,却也未曾找见。”

高亮想了想,道:“嗯,你这还真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中间,从哪儿开始算是中间呢?”

关汉卿道:“你从我们知道的事儿说起,就算是中间。”

赵孟頫道:“哦,那定然是‘神守’后来转为了‘帝守’,‘社稷守’成了‘民守’!”

高亮笑道:“看来三弟这书也不是白读啊.”

关汉卿仍有不解:“三弟,你怎么知道是‘神守’转成了‘帝守’?”

赵孟頫道:“上古称保民之神为‘上帝[a6]’,或‘皇天上帝’,直到战国时,齐湣王自称‘东帝[a7]’,才是人君第一次以‘帝’为名号。所以,‘神守’和‘帝守’原本是一个意思。”

关汉卿听得不住点头,随即问道:“那这帝守,岂不是个极重要的职分?”。

高亮默默点点头。

关汉卿想了想,诡秘问道:“那你是第多少代帝守了?”

高亮道:“第九十九代。”

赵孟頫惊道:“衍圣公[a8]才传到五十二代,你们居然传了百代?!”

关汉卿道:“可不是……那你们第一代,是什么人物?”

高亮笑笑,没说话。

关汉卿道:“你是不知道,还是不能说?”

高亮道:“都不是,我是怕吓到你。”

关汉卿道:“那是多大名号,能吓到我的?”

高亮道:“是……燧人氏。”

关汉卿和赵孟頫都是一声惊呼,果然被吓了一跳。

赵孟頫道:“恕小弟不敬,往来多称燧人氏为上古传说,不足信。既然二哥是其传人,可知燧人氏从何而出?”

高亮道:“浙江婺wu州路浦江县上山[a9]小丘。”

赵孟頫闻听,异常兴奋:“那离杭州路很近啊,此次南下,二哥正好能带我们一起前去祭拜!”

“早已尘封于地下了……”高亮摇摇头,略带遗憾道:“或许有朝一日能再见天日,让后世子孙祭拜吧……”

赵孟頫一听,甚是遗憾,便接着问道:“那神守何时分为神守和社稷守的?”

高亮道:“神农氏出,教民耕作,被立为社稷守。”

赵孟頫问:“社稷守传了多少代了。”

高亮道:“社稷守,也就是后来的民守,并没有单独累计,自立守之时,便随了神守的数目,因此,至今也算做是九十九代。”

赵孟頫听得兴致勃勃,又问道:“那轩辕黄帝之世,帝守、民守都是哪位先贤,仓颉[a10] jié或是岐伯[a11]么?”

高亮道:“潜真修行之人,除创始之祖,不留名于后世,所以三守各代皆无名姓存留。”

赵孟頫道:“三守?除了帝守、民守,还有一守?”

高亮道:“嗯,黄帝战蚩尤时,立戎守,教民武卫。”

赵孟頫一听,说道:“黄帝是戎守之祖?”

高亮笑着点点头。

赵孟頫又问:“那为何称你师父和师叔为‘帝师’、‘民师’呢?”

高亮道:“帝守、民守开始收弟子,他们自然就成了帝师、民师。”

赵孟頫道:“那戎守的师父就是戎师了?”

高亮点点头。

关汉卿道:“你们这三守,都是师父在世就传位,倒是有些像禅让的体统。”

高亮道:“可算是一脉相承吧。”

赵孟頫道:“这规矩是如何立下的呢?”

高亮道:“这规矩原本不是专门立的,因为神守最初的职责,就是看守火堆,传承火种,所以必然要尽早交接,几代之后,自然就成了惯例。”

关汉卿道:“这许多故事,传几千年而不为世人所知,是你门中规定不得外传么?”

高亮笑道:“若不能外传,我如何会告诉你你们?”

关汉卿道:“你这嘴历来没个规矩,今天泄露天机了呗。”

赵孟頫道:“大哥莫胡说,泄露天机,可不是好事。”

关汉卿忙道:“哎呀,可不……”说着,忙“呸呸呸”了几声。

高亮道:“我们倒没这许多的忌讳……可能除了一次吧……”

关汉卿道:“什么除了一次?”

“哎……”高亮太息一声,说道:“说起来,我也不甚明白,只是有一次,我师父和师叔对弈,那局原本是师父形势大好,但过了中盘,居然出了个万年劫[a12],因此被师叔逼和,我本是想逗师父一下,在旁说道:‘这下前功尽弃了…..’不想师父大发雷霆,呵斥道:‘胡言乱语!你才小心万年大劫!’”

关汉卿道:“你这师父太也小气,怎连一局棋都输不起?”

高亮道:“我师父平日与师叔对弈,互有胜负,我也常会在旁边嘴欠,师父、师叔从来不发脾气,也不知那天他是有何心事。”

关汉卿道:“你也不必在意,我看你师父是故意吓你,就是为了不让你总是如此嘴欠。从轩辕皇帝算起,到如今也不过五千年,若要万年大劫,可以不易呢。”

听关汉卿这一说,赵孟頫便又问道:“敢问二哥,燧人氏是何时的人?”

高亮道:“大约有九千年上下了吧。”

关、赵一听,心中略有些不安,关汉卿忙转移话题道:“你说你师父,如此严厉,怎会调教出你这样一只猴子?”

关汉卿用心良苦,高亮何尝不知,也就随着他转了话题:“要说我师父嘛,据我师叔揭他老底说,他做帝守的时候,比我还要顽劣些呢。”

关汉卿道:“若说桀骜,倒是看得出,若说顽劣,实在是不像啊。那日见他,当是个言语谨慎、心思细密之人。”

高亮道:“嗯,现在自然是如此。但师叔说,我师父就是在接了帝师位置之后,便性情大变,行事才变得十分谨慎。”

赵孟頫道:“这也自然,照你说法,由帝守而为帝师,就要开始收徒,那就要为人师表,自然不能像你现在这个样子。有朝一日,你做了帝师,当然也会不同。”

高亮道:“或许吧……”

聊了许久,已然是太阳西斜,树影渐长,三人正欣赏这金色余晖,关汉卿突然问道:“三弟,可定下了去往杭州的日子?”

赵孟頫道:“我看白露[a13]那日出发最好。”

关汉卿一掐算,白露应该是八月十二,应道:“好!就八月十二。”

◇◆◇本章注释◇◆◇

[a1]畴人,历算家,常为家传。司马迁父子,祖冲之父子都是畴人世家。详见【清】阮元《畴人传》。

[a2]杨辉,字谦光,南宋?浙江钱塘人。著作今存者有《詳解九章算法》《續古摘奇算法》《楊氏算法》《楊輝算法》《田畝比類乘除捷法》《算法通變本末》《乘法通變算寶》《法算取用本末》(與史仲恭合著)。详见清?阮元《畴人传?二二》。

[a3]醒木,说书人的道具,用以拍案,引听众注意。

[a4]申国,古国名,详见《顾颉刚读书笔记》七卷上。

[a5]神守、社稷守,见1996吴锐《论“神守国”》、《杨向奎先生论炎帝文明》(根据杨向奎多篇论文整理)。

[a6]上帝,即天神。

《尚书·盘庚》:“上帝將復我高祖之德。”

《诗经·大雅·荡》:“蕩蕩上帝,下民之辟。”

[a7]齐称东帝,见《史记·魏世家》:“戰國魏昭王八年,齊湣王秦昭王相約稱帝,齊稱東帝,秦稱西帝,月餘,皆復稱王,去帝號。”

[a8]衍圣公,孔子後裔世襲的封號。自漢朝開始,歷代王朝對孔子後裔皆加封爵位,漢初封褒成侯,子孫襲爵者封公。唐開元中封文宣王,名稱不一。至宋仁宗至和二年,以用太常博士祖無擇言,文宣謚號,不當封爵,乃改封孔子四十七代孫爲衍聖公。明清兩朝沿襲不改。見【宋史·仁宗紀·四】。

[a9]上山,2000年10月在浙江省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黄宅镇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定名为上山遗址,距今800010000年,出土文物中有最早的稻谷。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10]仓颉,也作蒼頡。傳爲始創漢字者。《史記》據《世本》説是黃帝史官。見《荀子·解蔽》、《呂氏春秋·君守》。

[a11]岐伯,古代名醫。相傳爲黃帝臣,曾與黃帝論醫。今所傳《内經》,卽戰國至秦漢時醫家託名岐伯與黃帝論醫之語。參閲《太平御覽·帝王世紀》。

[a12]万年劫,围棋术语,也称三劫连环,是围棋中极少遇到的情况,可使棋局无法结束。现代比赛,经常采取裁判人为干预的方式处理,否则只能按和气处理。

[a13]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的九月七日、八日或九日。

高亮又想了一下,问道:“西周之际,有申、吕[a4]二国,你可知道?”

高亮也笑道:“这倒是不假,我虽然不知道,师父和师叔是怎么确定的人选,但那天召去的,确实都是当今天下拔萃的精英。”

赵孟頫道:“我见那郭太史,每次见到二哥,都是恭恭敬敬,称为‘帝守’,其中有何渊源?”

阅读四海一家第1部保卫黄河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