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四海一家第1部保卫黄河

第48章请君入瓮

  • 作者:山东小牛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4-12 03:07:23
  • 字数:6652

周悦卿拿过做的笔录,高亮看了笔录,点点头道:“不错嘛,这个书童还是挺称职的,反正现在也不用科举,以后你可以女扮男装,在赵大人手下当差了。”

周悦卿道:“那可不敢,倘若耽误了军国大事,悦卿实在担待不起。”

高亮道:“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那就更要发了。”

赵孟頫很是迷惑,问道:“这我就不懂了,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们不该先斩后奏,既成事实么?”

高亮道:“对,不能耽误,周姑娘,准备纸笔,给中书省写表文,我说你写。”

赵孟頫道:“二哥所言极是,那章闾就必然定期发送文书,不给中书,也会给御史台。”

高亮道:“如果我们不发消息,那就成了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至少要有自己的声音过去。”

赵孟頫道:“可是,您也说过,咱们要做的,恐怕都是他们不同意的。”

高亮笑道:“我就是怕他们着急啊。”

赵孟頫道:“你怎么跟早先说的不一样了?你不是说我们拖的起,他们拖不起么?”

高亮道:“你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交待完毕之后,就已接近散衙的时候,徐琰仍不闲着,说是晚上还约了人,便带上黄公望,出门去了。

张琰刚出去不久,就见高亮回来。

张悦卿问道:“怎么去的时候三个,回来只剩你一个了?”

徐琰带赵孟頫,在府衙内转了一圈,将各班房所在位置,亲自交待了一遍,也是让衙门上下的各级官吏,认识一下新来的副使,以便日后听从调遣。

周悦卿一听,就要出去回避,却被高亮叫住:“别走啊,你家赵大人都在这里受教,你却跑了,那还怎么帮你家大人起草文书?”

高亮见周悦卿回来,继续说道:“我说他们拖不起,指的是结果。现在我说怕他们着急,怕的是他们追过书信来,催办具体事情。你不给他们消息,你觉得每天就没人给他们递送消息了么?”

赵孟頫道:“先不说她呢,二哥,你先看看今天都说了哪些事情吧。”

高亮道:“刚刚进门的时候,被那蔡氏拦下,似乎有事要说,看她也不想让别人听的样子,我就赶紧躲了,免得自讨没趣。”

周悦卿道:“哎,那女人还总是神经兮兮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

赵孟頫道:“刚一天就写?”

高亮道:“当然了,每两三天发一道,路上一般需要七八天,等收到回信就半个月了。”

高亮道:“我们想的是先斩后奏,他们却也不傻,一定想的是不让我们先斩后奏。”

赵孟頫道:“那我们也不能造假啊,倘若造假,那可就被他们抓了小辫子了。”

高亮道:“谁说让你造假了?恰恰是要说实话,不仅把每一步干了什么告诉他们,还要把下一步干什么告诉他们。”

赵孟頫道:“二哥,你是不是今天喝多了?那他们肯定会在那边隔空指挥的,我们岂不是被束缚了手脚?”

高亮道:“你如果不汇报,他们突然发个文书过来,叫你做着做那,或者不许这样,不许那样,难道你就能抗命不成?”

赵孟頫一想,这说的倒是不假,但还是没太明白,为什么要主动汇报。

高亮道:“你算算,我们发一封书信过去,走普通文书,不要加急,得多少天?等他们看完,再走完行文程序,发回来,他们会着急,走四百里加急,又要多少天?总共需要多少天?”

赵孟頫原来管的就是驿站,当然熟悉流程,答道:“怎么也得半个月了。”

高亮道:“对啊,这半个月,我们该干的都干了。第一封信过去,他们看了不同意,肯定会赶紧给咱们来信,命令咱们如何如何。但在我们收到指令之前,已经做的不是第一封信里面说的事情了,而是后面四、五步事情了。”

赵孟頫恍然道:“哦,这是我们留的证据,说明不是抗命,而是事已至此,无法奉命行事了。他们若想继续指挥,就得根据收到的最后一封信,重新部署。”

高亮道:“嗯,然后呢?”

赵孟頫道:“然后,他们会发现,永远没有最后一封信,最新情况一直在变化,每隔两天就会看到新情况,而且他们知道,还有好几个更新的情况还在路上……”

高亮道:“看来道理不复杂,一说你就明白了。”

赵孟頫道:“你这招儿也太损了,他们这是干着急没办法啊。只能眼看着你,一步一步做他们不想让你做的事情。”

周悦卿道:“我有一事不明,可否请教?”

高亮道:“周姑娘请讲。”

周悦卿道:“即使你们不是每周发信回去,只做了事情,他们发信问询的时候,你们也可以告诉说,已经既成事实了,有何不可呢?”

赵孟頫道:“二哥这做法,厉害就在于此了。若是等上面问下来,我们就被动了,你如果说已经既成事实,难以回头,上面就会说你擅作主张,尤其怀疑你是编造的理由,并不是事实,于是不容分说,要你挽回局面。但如果你是提前主动汇报,虽是也既成事实,那是在没收到上面的消息之前发生的,就没法说你是借故拖延,那主动权就在我们这里。”

周悦卿道:“那他们会怎么办?”

高亮道:“除了换人,他们基本没什么手段了。”

赵孟頫道:“原本就是他逼我来的,要换人就换嘛,咱们回大都也就是了。”

周悦卿一听,很放心道:“马夫大哥,那您说吧,我记草稿。”

高亮于是说了书信的基本内容。

这信并不是以按察司的名义发给御史台,而是以赵孟頫个人名义写个桑哥的,因为这趟差事是桑哥给赵孟頫安排,定了具体的任务。所以,直接发给桑哥,至少在礼节上,表示了足够的尊重。

信中内容大致为:

一、目前江浙行省的情况是,虽然禁令已出,但大家都没有当真,以为以往也有类似的诏命,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所以,这次大家也如此对待。

二、大家不认真对待的原因,无非还是这个政策不得人心,谁都知道,一旦禁令生效,所有人的利益都会有所损失。所以从上到下,基本都不积极配合;只有极个别官员,莫名其妙地特别积极。

三、如果强推,一定搞得民怨沸腾,结果是,不仅毫无成果,还会损失朝廷威望。即便使用严刑峻法,勉强推行,朝廷也不会增加太多收入。因为现在消息传开,但又没能禁止,各路商贾已经闻风而动,所以最终结果是,朝廷费力推行,损失了民心,但收益的确实少数财阀。

四、最让人忧虑的是,地方世候也担心自己的地盘特权被剥夺,所以非常抗拒,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又会发生“李檀之乱”那样的浩劫。

五、我已安排,尽快与江浙最大的世候严忠济会面,承诺不会侵夺他的利益,更不会责罚他藐视朝廷禁令,换取他对朝廷的支持,确保不会发生变乱。

周悦卿写完,赵孟頫又誊写了一遍,就让周悦卿赶紧去驿站发出。周悦卿刚要走,高亮叫住她,说道:“这次时间有点儿紧迫,还是发四百里加急吧。”

赵孟頫没想出来,有什么可紧迫的,但高亮说加急,那就加急吧,反正无大碍。

但是等周悦卿出去,赵孟頫道:“二哥,这信里的大部分内容,在桑哥最初要我来江南的时候,我就大致陈述过了。其实这信只写最后一条,以及第三条后面一半即可。”

高亮道:“你跟桑哥当面说的那些话,可有记录?”

赵孟頫道:“哦,你是趁此机会留个记录,将来好有证据,免得让人说是事后诸葛亮。”

高亮道:“肯定有这个目的,但不是最重要的。”

赵孟頫道:“那还什么用处?”

高亮道:“有个事情,你应该没重视过。那就是一篇文章,拿个不同的人看,其实是不同的效果。或者说,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情,他们的理解会完全不同。”

赵孟頫道:“二哥说这个道理,倒是不难理解,但还是没明白,跟这封信有何关系。”

高亮道:“你觉得桑哥看这封信,和一个落魄秀才看,他们关心的地方会有哪些不同?”

赵孟頫抬头想了半晌:“嗯……他们重视的地方肯定不一样,桑哥会……”

“你不用举例,”高亮打断了他,继续问道:“你觉得大汗看了,和桑哥的理解又会有哪些不同?”

赵孟頫道:“那还用问,肯定觉得这件事情是危害朝廷安定,若是我直接向大汗禀报,定能说服大汗,废了此禁令。可这是报给桑哥的,他不会给大汗看的。”

◇◆◇本章注释◇◆◇

赵孟頫道:“咱们又不着急,着急的是他们,等就等呗。”

高亮道:“解姑娘还没尽兴,到了门口不进来,自己又跑到望湖楼去了。”

赵孟頫道:“那关大哥呢?”

阅读四海一家第1部保卫黄河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