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梦回一零

160再次启动增长引擎

  • 作者:邈之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04-28 04:30:39
  • 字数:6672

目前智能手机用户那么有限,大量的推广渠道都掌握在装机和第三方市场手里,如果不掌握这方面的资源,又不掌握资金,那么哪怕产品力做得比微讯强,但是囿于智能手机用户的增长速度,也只能取得类似甚至还不如微讯的增长。

米聊做了半年用户也才四百万,人雷布斯手里还有小米呢。

当时阿里号称要“把企鹅赶到南极去”的来往团队眼看个人社交还是做不动,转而孵化出了面向企业市场的钉钉,结果三年做到了 1 亿用户。

钉钉的崛起说明这样的策略是行得通的,即使微讯统一了个人 IM,企业市场依然大有可为,于是后来企鹅也做了企业微讯,再后来的飞书打着差异化竞争的口号和路线,虽然用户量不大,但口碑却是最好的。

但话又说回来了,因为一个对 IM 市场保持关注,李耕还是发现了一些机会。

然而李耕意识到:

既然在更大的个人移动通讯市场上无法冲击微讯,或许可以在微讯没有取得统治地位以前,尝试先从企业市场异军突起,这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么?

毕竟前世钉钉就是这么干的,而且还是在微讯大势已成的情况下。

目前虽然公司在 QQ 上也有工作群,但是只是起到及时通知、联络作者等作用,内部具体正式的工作需求等都会发邮件通知。

邮件有邮件的劣势,比如不够及时,效率低,但邮件也有好处,比如延时回复不打扰、内容组织清晰、利于存证归档等等。

理论上,两者配合起来使用才是合理的。

因为最近小飞线报又迎来了了一波爆发式的增长,而源头正是微博。

这个时代本就是微博如日中天的时候。

最近大眼仔刚刚公布微博注册用户数突破了 1 亿大关,股价也受益上涨,截至 4 月 5 日涨至美元,市值达到 71.1 亿美元。

为什么说微博换个域名对李耕和其他人都会是挺重要的一个新闻?

但是除了一部分外企,国内中小公司很少用邮件,甚至也不用企业专用的 IM,很多以前用 QQ 以后用微讯,除了生活和工作搅和在一起,还都在企鹅的地盘上转悠着呢。

后来国内抄 Slack 基本没有成功的,占据相同市场但气质迥异的飞书和钉钉也很难说成为主流,除了国人习惯于公私不分,实在是 QQ 和微信的统治地位太过于深入心智了。

当然也要看谁来挑战。

微讯发布后的头三个月根本没有什么爆发之势,总共四五百万的用户,日新增一万左右,这样漫不经心的对手,其实是可以挑战的吧?

只可惜其他巨头和诸侯不中用啊!

自从微讯 1.2 发布了群组功能之后,他就建了一个公司的聊天群,主要用于平时闲聊。

目前微讯还没有 PC 客户端,用来平日工作的沟通肯定不方便。

那么,在现在微讯还没成为大魔王的情况,假使这一世李耕能够比钉钉更早布局企业市场,能够取得的战果说不定还会更大吧!

试想一下,如果这个目标能够达成,让足够多的公司和个人在习惯了用微讯聊一切之前,先习惯用一个别的产品聊工作,这个世界,会不会更美好呢?

不知道有多少后世回家后还被老板在微信上追着

的社畜会感激这一切呢!

光是幻想,李耕就觉得自己功德无量了。

但是企业市场显然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

比特泡沫需要一支强大的技术队伍,也需要一个切入点。

……

总而言之,现在社交领域 C 位,当红炸子鸡,流量最丰沛的产品,还是微博。

但是在过去,小飞线报的运营和推广人员都几乎就只有李耕一个人,还是兼职的,因为有低廉的搜索引擎来量,所以他对于社交平台的经营真的不能说有多用心。

寥寥几次从微博获取用户,也只是随手而为却超常发挥。

即便他对社交网络热衷的时候,也是把绝大多数时间投入在了自己的私人账号上。

要不怎么能混成 V 呢?

至于小飞线报的官方账号,抱歉,那都是大家给面子。

现在不一样啦!

运营不来了个王江平么?

李耕一股脑把各种官方账号交给他了,而且因为从黑帽 SEO 江湖金盆洗手了,推广上的操作自然大不一样,他也各种对王江平面授机宜,其中的重点就放在了社交平台上。

搜索引擎的流量是很低廉不错,但是难道社交平台的流量很昂贵么?

恰恰相反。

当前微博的流量呈喷薄之势,推广成本也非常之低。

2011 年,微博大 V 推广成本 2 块以内,到了 2013 年,涨到 20 - 30 块钱左右。

李耕不知道具体的费用,但是这个态势他不可能不知道,因此就让王江平好好调研一番。

结果,经过这一两周的测试,他们发现,如今一个注册用户的成本只有几毛钱,即使因为前期缺乏经验,测试的时候文案等方面不是做得很好,但是平均下来,一个产生消费行为的用户成本还是不到 5 块钱,而且还有巨大的优化空间。

李耕猜测,后期有经验后,一个消费用户的成本就两三块钱左右。

那还不买爆啊!

测试发现了微博这个流量宝藏,现在李耕批准王江平每周花个一两万保持投放。

今时不同往日,去年李耕几千块钱就要做好几个站赚到启动小飞线报的种子用户,现在可能一天的推广费用都要花个两三千块了。

但带来的效果也无比喜人,小飞线报原本在收入泛目录后缓慢陷入停滞的用户增长引擎再次启动,日成交订单也有了一个明显的上升。

王江平小试身手,获得的战果相当不菲。

虽然策略是李耕定下的,他只负责执行,但细节也很重要啊,他收获了极大的满足感,于是工作上愈发上心,也愈发尝试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天冥思苦想,想要再做突破。

不得不说他的确是有天赋的那种人。

皇天不负有心人,最近他提出了一个小小的改进,使得小飞线报原本就如火如荼的态势更上一层楼。

就连他一面也没见过的潘悦然都特地跑来李耕跟前夸这小伙。

“王江平这段时间搞得那个自动很棒啊!”

“数据提升很大?”

“很大很大!现在我们把文章分享到微博上,互动和各项数据基本翻倍!”

“唔,这小伙子挺有想法的,这不你看又搞了个活动,这周你们编辑那边主动配合一下啊。”

“那还用你说!”

……

王江平做的改动其实很简单。

作者写完文章后,发布时可以选择勾选分享到各大社交平台。

而如果作者在小飞线报后台绑定了相关平台账号,有人分享时就会自动这名作者在该平台的账号,这就形成了多次传播的可能。

他提出需求后,李耕觉得是个很寻常的功能,后世他见得多了,但还是很快让高烨那边配合做了修改,结果没想到功能虽小,但是足够精妙,也非常有效。

各种数据的增长大家都看得到,之前虽然他在微博上投放的效果也很好,但那是老板吩咐的,还是花钱得来的,保不齐其他同事心里都觉得我上我也行,对他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现在就不一样了,这不连潘悦然都忍不住夸了他。

经过这么一次,王江平信心大增,又来跟李耕打报告,说要在鹭岛本地组织一场小飞线报的线下活动,时间就安排在这周六,规模也不会很大,估计最多就来个二三十个用户。

王江平做了详细的活动策划,还给出了详细的预算。

李耕评估了一下可行性,答应了他,本来王江平给出的预算还不高,两千多,他大笔一挥,给批了五千。

既然要搞活动那就认真搞,而且是第一次,可不能随便了,他还让编辑部安排几个人配合。

不过李耕自己肯定是没法到场了,他还得见郑奇功呢。

更重要的是,李耕过去打工时其实并不喜欢把工作和生活混在一起,现在他作为老板同样如此。

而后来的大魔王微讯呢?

李耕一路关注微讯的霸业进展,也不由对自己此前的判断心生疑窦。

阅读梦回一零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