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梦回一零

161大厂精英

  • 作者:邈之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04-28 04:30:39
  • 字数:6242

一般做到架构师的,工作年限至少 5-8 年以上,具体看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悟性。

架构师的团队里的技术权威,能攻克各种技术难题,同时对业务又不乏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针对未来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需求和变数挑选合适的技术方案和架构。

这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型男,看他一身打扮,白色高领毛衣加玳瑁眼镜,留着一点胡子,望之有种文质彬彬的精英范儿,开口倒是老销售了,服务意识很强,一口一个老弟,那叫一个热切。

自从电话联系以来两人一直保持沟通,对李耕的真正需求此时郑奇功已经了解,同样的,对于郑奇功的人脉能力,李耕也有了切身的体会。

架构师是技术人员专注于技术的一条路线,但是只要公司平台足够大,架构师做到底,还有首席架构师,名头上比起渐渐侧重管理的技术经理、技术总监甚至 CTO 也不差了。

说白了,来了是要干活的,而且要干得非常好才行。

……

周六,李耕终于见到了郑奇功。

不论是走专注于技术的路线,还是走技术和管理兼具的路线,层级越高,视野越开阔,职责就越务虚,渐渐不再负责具体的业务。

然而很多时候,小公司实际情况摆在那儿,CTO 根本离不开一线业务,往往身兼架构师、技术总监,甚至主程都兼了的也不再少数。

所以虽然李耕要的是 CTO,是公司最高的技术负责人,但如果真来一个只想做 CTO 的,哪怕他有那个能力,也和李耕的需求不匹配。

最开始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家都是领导也都是小弟,自然就没有太多称谓了,顶多你经验比较足,资历比较深,那就叫高级工程师。

小公司能找到靠谱的人就不错了,大公司一般都有非常明确的职责和级别定义,高级工程师一般至少需要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能独立负责复杂功能的设计和编码。

从这点说,高烨已经无限接近一个高级工程师了,除了还欠缺一点经验以外,但是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低。

一个公司技术方面的负责人可能有很多叫法,比如主程、技术经理、架构师、技术总监、CTO(首席技术官)等等。

具体来说,比特泡沫现在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一个有架构师、技术总监,甚至 CTO 资质的资深高级程序员,如果在大公司做过技术方面的 Leader,那就再好不过。

当你的产品业务和平台都复杂到了一定量级,当你的技术总监各个产品线的主程同时忙于技术、业务需求和管理,开始显得不堪重负的时候,你或许就需要专业的架构师了。

接着等你有多个产品线,每个产品线有相应的开发团队,你就需要一个技术总监了。技术总监一般工作 8-10 年以上,主管研发部门,搭建公共技术平台,管理和协调各个产品线的技术。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架构师呢?

而团队成长到这一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 CTO(首席技术官)才会显得名副其实。

真正的 CTO 是商业、产品、技术、管理、团队相平衡的综合统管。

所以在比特泡沫的办公室见过面以后,两人正式签了意向合同,如果没有意外,接下来的一年内郑奇功会为比特泡沫寻找各式各样的人才,不仅局限于程序,其他如设计、运营等,只要合适他就要。

当然这些都是往后的事情,最重要的是,郑奇功终于给李耕推荐了一个合适的技术总监人选。

被郑奇功一番科普后,李耕也不再拿 CTO 说事,咱就拿技术总监这名头招人,不让人笑,也不寒碜。

候选人名为周禄成,TOP2 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帝都大厂资深工程师,在前后端都耕耘颇深,从 08 年起开始研究 iOS 和 Android,曾担任大厂某产品线移动端主程,虽然那产品没有做成,但这不是作为主程的他能控制的。

这周禄成虽然差一些运道,但是出身大公司后端架构,对大平台的底层架构精研颇深,同时又掌握移动端开发,研究过移动操作系统底层,即便在人才济济的帝都,那也是宝贵的人才。

关键他是东南省人,原本已常住帝都,去年因为在鹭岛打工的母亲患病身前无人照顾,这才无奈辞职回乡。

按照猎头的说法,周禄成距离著名的 P8 可以说只有一步之遥。

只是这会儿阿里的技术高 P 还不像未来那么泛滥,而且周禄成在职场的运气一直不太好,没跟对人,也没做过什么风口项目,所以就一直卡在门槛上。

然而金子是会发光的,这种人物虽然名声不响,但在一线城市依旧是大公司争着要的,即使他要回鹭岛也不缺工作机会,轻易不是比特泡沫这种籍籍无名的小作坊所能觊觎的。

这郑奇功一看在钱武盛的面子,二是经过接触感觉李耕有点潜力,三是恰巧两边都在鹭岛,有促成的基础,最后,才是看在佣金丰厚的份上,的确费了不少心思,将比特泡沫吹了出去,这才换来了周禄成的另眼相待。

周禄成人就在鹭岛,见起来就很方便了。

郑奇功已经做了工作,所以稍加沟通后,双方约好今天就直接见上一面,当面聊聊,地点就在周禄成鹭岛家中附近的一个咖啡馆。

是的,据郑奇功所说,周禄成已经在鹭岛买了房子,可见在帝都工作这些年积蓄着实不少,但某种程度上,这对李耕也是个好消息。

周禄成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典型技术男形象,长得很是精干,斯斯文文和和气气的,不怎么说话,自然更不要说热情了。

这一次的见面并不算顺利。

对李耕的招揽,周禄成没有直接决绝,但是也没有直接答应。

求取人才嘛,虽然不至于唾面自干,但是李耕心态还是放得很低的。

王霸之气一放,小弟纳头便拜。

这种事情或许有人能做到,但是很显然,李耕并没有这种魅力。

原本他的底线是一些资深一点的工程师,撒钱出去并不难找。

但是,那样的人才能干活就值回票价了。

而通过猎头找到的这种大厂精英,不仅仅有经验能干活,关键他们背后的人脉、资源,甚至还有光环,有助于比特泡沫在人才吸纳上在上一个台阶,甚至未来融资都会更加容易。

咱们公司技术总监是阿里出来的和咱门技术老大是鹭岛某不知名外包团队出来的,那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哪怕这两者在技术上的差别可能微乎其微。

可是这就是现实。

据说,在热钱疯狂涌入的年代,单凭大厂员工这么一层光环,随随便便都能拉到投资。

这就是大厂和大厂员工所占据的生态位。

再说李耕开出的条件。

之前已经说过,年薪百万即使是大厂的高等级工程师,如果不算股票期权,其实也不那么容易达到。更不要说,现在的阿里在香江上市的只是 B2B 业务,包括淘宝在内的更重要资产都还没有上市呢。

没上市的饼固然更香更大,但这不还兑换不了么。

所以就如同李耕先前预料的那样,在这个时代,年薪百万这个条件哪怕对大厂精英,还是挺有诱惑力的。

对李耕提出的待遇,周禄成当然不可能不满意。

没有当场答应,除了他作为一个技术精英的矜持以外,其他还有家庭的原因,但这点,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好在周禄成并不是那种眼高于顶的人,没有明确答复李耕,却主动要了他的联系方式,表示自己会好好考虑。

这下哪怕李耕心中还有一点遗憾,也没有半点不满了。

……

辞别周禄成和郑奇功,李耕看时间还早,就回了一趟公司。

正巧王江平和几个编辑也刚做完活动回来,李耕就顺道找王江平关心了一下。

根据反馈,这场活动很成功,到场的用户玩得开心,他们在微博上实时做了播报,反响很热烈,短短时间就总共获得了十几万的转发。

这引发李耕的想法,这种活动以后可以多在各地搞搞,甚至有条件可以搞全国性质的活动呢?

来了不到一个月,王江平连续搞出两波动静。

李耕对他再满意不过,原本说好两个月的试用期,李耕在办公室直接当场给他转正了,工资也给他订到了比较高的一级,八千。

这在目前的比特泡沫也就只比高烨和吴光耀两人低了。

李耕这是把他当作管理层对待了,自然长得也不只有工资,还有待遇。

既然现在看来王江平是能扛起事情的,那么多找两个人给他打下手也就相对简单了。

李耕把话一说,王江平也很惊喜,很有点狗腿气质地哈着腰连道:

“谢谢老板,老板万岁!”

能够符合这样需求的人物和平台都是极少数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小公司或者创业公司挂个 CTO 的名头显得很可笑的原因。

等到团队里各个岗位或者说方向有多个靠谱的工程师了,其中最能扛事的,主力干活的,整个小团队的头(Leader),就可以叫做主程或者技术经理了。

主程除了需要有高级工程师的能力,还必须管理技术团队,例如开发任务的分配评估,团队成员的考核等,此外,和其他产品、测试、设计、运营等部门的协调能力也必须有。

阅读梦回一零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