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梦回一零

162低端但有效的流量玩法

  • 作者:邈之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04-28 04:30:40
  • 字数:7036

在李耕身边的朋友里,原本家境富裕的胡志敏后来家道中落,也与此有关,那事李耕所知不多,但大概跟顾锦城的遭遇相差无几,借钱给他人搞房产项目,项目出现意外,钱拿不回来了。

所不一样的是,他家借出去的钱是自己的,项目也比顾锦城涉及的大。

确实他原本在大学实习之前,就只在小时候来过这里一两次的样子,不熟悉是正常的。

而现在嘛,他当然很顺利地到了目的地,手里还提着一袋路边随手买的水果。

李耕开车来到鹭岛嘉明区火车站附近,这里是鹭岛最老的商圈之一,也是交通的汇聚地,公交站、汽车站、火车站都在这里,不论李耕什么时候来这里,几乎永远都是一副人多车多、喧嚣热闹的模样。

他来之前自然已经提前联系过对方,然后顾锦城害怕他找不到路,也不知道他开车来的,一家人通过电话各种给他指路,公交车坐到哪然后怎么走云云。

李耕无奈啊,但也只有听着。

在路况复杂一点的城市里找人,即使已经到了约好的正确地点,比如小区附近,但是经常小区很大,有多个门或者楼栋标识混乱等等,结果还是得花老大功夫才能找到地方,这事实在寻常不过。

前世他刚来鹭岛实习的时候,曾在顾锦城家里住过几个月的时间。每天坐公交来回,车站到顾锦城家这段路他走过少说一两百次了。

只是他搬走后,来得就少了,再然后几年,顾锦城坚持不下去买了房搬到别处去,接着车站改造扩建,周边陆续也有不少拆建,就变成一副他不怎么熟悉的样子了。

车从川流不息的汽车站门面开过,在路口拐弯沿着车站边缘,不一会儿就进入内部道路,从这里就开始一点点远离喧嚣了。

自从他年初来鹭岛搞了工作室,这事儿就被舅舅一家得知,一直让他过去串门,而他忙着练车考驾照,忙着工作和招聘,来去匆匆,直到这个时候才算有点空闲,自然得去舅舅家里拜访一下。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比如他之前又没买车,来鹭岛又基本都是周五、周末,正是岛内交通最不好的时候,下班了当然是直接回公寓躺着最爽。

到了周日下午,李耕没有急着回校。

虽然前面车站很热闹,但是后面的居民区兴许绿化和隔音做得还不错,并不会显得喧闹,颇有点闹中取静的意思。

李耕在楼下停好了车,然后打电话告诉顾锦城自己到了。

说起来民间借贷在大小城市泛滥,再加上这些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影响的可不只是一家一户,据说曾经温市就因此崩盘过。

顾锦城这种人,年轻的时候混得不错,心气还是很高的。

但是这些年来的不顺利,让他有点钻牛角尖,在民间借贷这个坑里越陷越深。

但是开车路过火车站那个小广场时,看着那狭小的空间和有些朴素的外立面,李耕还是强烈地感受到时光的不同。

鹭岛站几十年前就建成并投入使用了,中间多有维护,倒也不算很陈旧,然而相比几年后整个站房和广场重新扩建后的现代和气派,现在当然是完全不能比的。

他按了一下门铃。

房门很快打开,是表妹顾晓婷开的门,看到他后很开心地叫了一声哥,然后就看到他手里提着的水果,不免一顿抱怨。

顾晓婷高中以后就没读书了,离开学校后似乎也没正经上过班,这会儿似乎是在顾锦城开的借贷公司里帮忙。李耕记得她小的时候挺漂亮的,然而这两年结婚后丰满了不少,后来生了二胎后更是彻底臃肿了起来。

不过李耕小时候在外婆家时跟她关系就挺好的,后来虽然不住在一块了,相处也一直很愉快。

对于顾晓婷的抱怨,他就当没听到,但他当没听见,其他人却听得见。

今天是周日,包括舅妈,表妹夫、表弟等一家所有人都在,当然还包括顾晓婷去年刚刚生下的女儿,听到他的声音,纷纷出来和他打招呼,然后就是泡茶、捧出各种水果、零食、点心、逗小孩、寒暄等,好一通忙活。

每次来顾锦城家里,他总会被这么热情招待。

顾锦城是个很潇洒的中年帅哥,戴这个大金链子,袖口稍微挽了起来,露出里面有了念头的一点纹身,大马金刀地坐在沙发上,一边泡茶,一边和他闲聊。

在李耕的刻意打听之下,他似乎还没有陷入那个令他连赔两套房子的房产项目,还有挽救的机会,但具体危机什么时候到来,李耕也不记得了,更何况他要以何种明目让顾锦城放弃那个项目,也是一个值得思量的事情。

正当李耕苦恼于如何开口时,顾锦城终于将话题引到了李耕身上。

他做网站发了财,帮家里还债买车的事情,别人或许瞒得过,舅舅这边绝对是瞒不过的。

只是他具体做什么怎么做,哪怕他向家里坦白了,李建法和顾丽芸也只能理解个大概,再通过转述,只会更加模糊和失真,就好比现在不少同学以为他在淘宝卖女装一样。

当然为了尽可能在学校里保持低调,这里面不能说李耕没有故意的成分。

把一件事情讲得谁都听得懂,和把一件事情讲得看起来谁都听懂了,完全可以是两码事。

但对家里、对顾锦城,李耕还是很真诚的,认真地解释了一下淘客的生意模式。

农村残留的宗族意识里有一种朴素的观点叫:有钱大家赚。

一旦有人走通了某种模式,不管是黑的白的,只要有钱赚,经常都会通过各种帮传带,在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村镇里传播开来,最终在这个地方形成一个特色产业,也在某个行业形成很强大的宗族势力。

比如温市炒房团、莆系医院、粤东毒村、曹村汉服、蓝水的藤铁和电诈……都是同一种机制的产物。蓝水并不特殊,很多的骗术多是一村一地为特色,什么富婆重金求子、公检法等等,无不如此。

这种机制有好的一面,以血脉关系为纽带要比其他的东西更容易建立稳固的关系,甚至正因为灰色行业的特殊性,以血脉关系为连结更加被信任,更容易壮大起来。

但是很显然,如果放在一些正常的行业里,这种机制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比如家族企业里的裙带关系和利益冲突等等。

所以,李耕一直是倾向于拒绝亲族直接进入自己的事业的,也不是说绝对不允许,而是如果没那么合适的话,他会有更多的顾虑。

就像当初他想过是不是让顾晓婷或者妹夫来帮他一样。

当然如果在此之外的帮助,李耕会尽力提供。

顾锦城当然不是那种不晓事的亲戚,并没有提出直接参与李耕公司这种想法,但是很显然,他对淘客这种看起来来钱不难的项目挺感兴趣的,这些年借贷的生意竞争激烈,很不好做,他老早就想做点别的了,这些年来投了不少别的项目,然而做啥亏啥。

按李耕的说法,现在做淘客成本不高,利润也还挺可观的,可是对于做网站、做 SEO、做社交媒体之类的,只读了小学的他心存畏惧。

顾锦城的反应并没有出乎李耕的意料,他再次琢磨了一下心中盘旋的念头,终于下定决心,向对方介绍了一种淘客做法。

这是他此前没用过的,乍听之下还很低端,然而非常有效。

洗量。

具体来说,买大量的 QQ 账号,通过各种自动化的工具加好友。

有了好友之后就好办了,你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发广告、发 QQ 空间,只要用户不把你删了,那你的广告就有无数次触及对方的机会。

当然前提是这个用户是真的、活的。

这种方法乍听之下很简单很土,但其实很有效,只要这个用户不是被洗过很多遍,只要你的量很大,那么转化率是很可观的。

比如,你有一百个 QQ,每个 QQ 一天加一百个好友,那你每天就能向一万个人发广告了,只要你的文案话术没问题、产品有吸引力,肯定是有转化的。

那么,如果你有一万个 QQ 呢?

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可能只有社交应用和平台才清楚,每天他们的平台里有多少信息属于广告。

而这,还只是这些好友最简单的用法。

更高明的,或者说开始有一点邪恶的做法,就是拉群、炒作,俗称炒群,那门道就大了去了。

刀就摆在那里,关键看拿刀的人怎么用了。

为啥有乌合之众、群氓这种说法,就是因为人们在群体中往往是不理智的,容易被煽动的。

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只要将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你就可以向他们推销任何东西,而不只是用来做淘客。

事实上现在也不需要炒,只要有办法加得到大量的人,你就可以向这些人推销各种东西。

不论是茶叶、保健品、股票、加密货币,又或者其他。

一直都有人使用这种方法赚到大钱。

前世李耕就知道这个方法一直都是长盛不衰且不断迭代的,现在是 QQ,以后则是在微讯、抖音等等。

这个思路的核心就一句话,在社交平台加大量好友。

这种做法对于正常用户来说,必然是破坏体验的,所以如企鹅这样的平台方就一直出台各种措施限制。

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按键精灵、批量登陆软件、打码平台、云控……这样的博弈注定长期持续下去。

这个时代,企鹅的封堵还不像未来那么严,如果能趁此机会囤积一批拥有大量真实好友的账号,推广的产品品质上稍微有些保障,不涸泽而渔的话,价值还是很高的。

其实推而广之,这个思路不断可以用在以后的各种社交平台,甚至都已经用在了各行各业。

毕竟说到底,这就是电话和短信营销嘛。

只要你有一套房子,那你就会知道中介工作有多努力了,只是把电话换掉了,换成了其他任何一种可以接触到人的媒介平台。

其实即使看似古老的电话营销,也有人能玩出花来。

茶叶是蓝水的特产,在各个时代、各种渠道上也一直演变出各种营销方式。

后来广为人知的卖茶女只是其中比较出名的一种而已。

短视频热门的时候,李耕就知道有人专门在短视频平台上买各种很精美又很便宜的茶具。

茶具的确货真价实,买的人不吃亏,但是卖的人也不亏啊,因为他获得了一个真实茶叶消费者的联系方式,然后就专门雇佣人通过这些电话卖茶叶。

据说有人靠这么一招,年销售额可以做到上亿。

只要你掌握的客户数据足够庞大,保持产品和服务不拉垮,那你每年都有机会做这些老主顾的生意。

做买卖,不就是这样么?

互联网时代的伟大之处,就是让你可以找到一种方式,无限地缩短积累这些客户的时间。

……

对于要不要给舅舅介绍这种方式,李耕也有一些犹豫。

但是最终他还是决定说了。

毕竟,哪怕他有再多更加高大上的创业思路,其中绝大多数,以顾锦城的文化水平和能力条件,也都是难以效仿的。

再比如,他也想过要不让舅舅炒币?

但只是向对方解释清楚什么是比特币恐怕都是他难以做到的。

而且主动推着自家本来就不喜实业的舅舅走向投机的道路,也很难说是一个多么恰当的选择。

还是这种流量思路更轻松、更接地气,需要投入的本钱也不多。

赚钱嘛,不寒碜。

有他的帮助,顾锦城真愿意搞的话,这几年赚些钱不难,掌握了方法和资金,再做点别的也容易得多。

顾锦城一家,就住在车站后头不远处的一个老小区里,虽然几年后这里很快就会一片大拆大建,不过李耕对这里挺熟悉的,应该说他对于附近这一片现在模样的熟悉程度远多于后来时候的模样。

再一个则是,他还一直没想到要怎么帮助舅舅一家摆脱困境。

舅舅一家的困境,甚至都不是贫穷,而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没有事业。

阅读梦回一零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