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我当探墓人的那些往事

第7章秃山不冒林

  • 作者:阴阳寻人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2-03 14:04:40
  • 字数:5308

谁知,诸葛狄听后却是笑了:“宗叔,你别开玩笑,这小子才多大?能是发丘将军?恐怕还是个嫩芽(新人)吧?”

张显宗也不知道我有没有和我爸下过墓,倒也不好作答,只好将目光投向我。

只不过我有些想不明白,按照《发丘秘籍》记载,我家那些祖宗们每逢定‘眼’,基本上都是对准‘东道房’或是‘顶道’直接打下去。

至于其它地方,可以倒是可以,就是之后麻烦。

不仅是他,李家四兄弟听到‘发丘将军’四个字时,同样对我充满好奇。

张显宗说完,我很是不解:“我爸还有没有说什么?”

“没了,就这些,他当初打下去的‘眼’,就是‘生道’,所以现在,你们俩只能是找到‘东道房’下眼,切记,没有绝对把握,万不可动手。”

张显宗显然对我爸的话深信不疑。

“那我倒是拭目以待了。”诸葛狄笑了笑,也不再多说。

我没有说话,只不过按照如今的情况,救我爸的事,还是只能靠我自己了,希望我这一个月来学的‘知识’,足够派上用场吧。

张显宗见我们俩安静了,这才说:“这个钉子的情况,现在是‘老洞’塌了,我们只能重新打个‘生洞’救人,但有一点你们俩要注意,这个钉子的‘灌顶’不简单。”

张显宗把正在休息的我们,全部叫到他的房间。

确定安全后,他这才开始布置接下来的计划。

“李老大,‘小保’齐活了吗?”张显宗说。

临近晚上十点左右。

“怎么说?”诸葛狄有些好奇,我也不例外。

“具体我不清楚,我只听张逆他爸说,要定‘眼’必须直接打进‘东道房’,或是打进‘生道’出口,偏一点都不行,不然的话,会有生命危险。”

“不错。”张显宗点点头。

我一直在等这一刻,连忙点头回应。

然而,诸葛狄却是上下打量了我一眼,满脸质疑:“宗叔,你跟我说的发丘将军,该不会就是他吧?”

“是不是嫩芽,掌个眼(看风水),不就知道了吗?”

这家伙摆明就是瞧不起我,虽然我的确也是没‘几斤几两’,但这胖子看上去顶多也就是大我三四岁,能厉害到哪里去?

像这种只能打进‘东道房’和‘生道’的钉子,我还真没在书上瞧见过。

‘东道房’是指主墓室,‘生道’是留给当初修建陵墓的工匠退出去的小路,‘顶道’则是墓室甬道。

“有意思,宗叔,什么时候开饭?”诸葛狄似乎来了兴趣。

“‘瞎眼’你们也瞧不出啥,明天一早我让李老大带你们俩过去,把‘眼’先找出来,要是顺利的话,明晚十点开饭。”

接着,张显宗又给刘钊安排‘活计,’他身手好,探钉(探墓)的活,自然是交给他,当然了,这也是最危险的活,一旦‘钉子’里有什么危险,一般先上天的都是这类人。

至于李家四兄弟,

李老大眼尖,适合下钉‘清坑’,老二老三有个把子力气,就负责‘吊土’和‘背黄’,老四耳朵好使,腿脚也快,就留在地面‘放风’和应急。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我这第一次下墓,是冒着多大的风险。

且不说墓里的情况凶险未知,就单单是这地面上,连个信得过的人都没有,我这条命,几乎就已经是送到了别人手中。

虽然我此番前来,并不是为了墓中财宝,但倘若地面‘放风’的人见财起意,守住‘洞口’,几乎可以把下面的人一个个整死,独吞所有。

这也就是南方盗墓贼,为何从不轻易和外人搭伙的原因,一般都是父子兄弟上阵,不像北方那边,只要你有路子,抄着‘翘嘴’,就没他们不敢挖的。

所以,北方盗墓贼被人称为‘胆大派’,他们称南方盗墓贼这种家族式盗墓,是‘胆小派’行为,而南方盗墓贼,则是认为小心驶得万年船,对此不屑一顾。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就是民间散盗,就是那种啥都不懂的门外汉,整把锄头啥都敢挖,死得最快的就是这类人……

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亮。

李老大就带着我和诸葛狄,直接开车去往田仙峪村。

还没到村口,他就把车子停在了山路边,以免引起村里人的注意。

随后,我们三人步行

赶往张显宗所说的地点,那是田仙峪村的后山方向。

我们紧赶慢赶,终于是在上午八点左右,登上了田仙峪村后山的第一座山顶,放眼望去,这山群连绵数十里,中间虽有横断,但总体看上去还是跌宕起伏,气势磅礴。

张显宗告诉我们,他们之前‘定眼’的地方,是在这山群的第二座高峰的半山腰,我们稍作歇息之后,就直接赶了过去。

果不其然,在这座山半山腰的位置,还真有一处塌陷的地方,整体都直接凹了进去,堆的严严实实,想来这里应该就是张显宗说的那个塌掉的‘老洞’。

而我们今天来的目地,自然不是为了来看这个老洞,而是要找到这个‘钉子’的‘东道房’,-直接再打一个洞进去。

然后,我们三人就在这座山上,兜兜转转了好几圈,期间,我也爬上过山顶,俯瞰过整个山群地势走向,以及这座山四周的地理情况。

而那个‘钉子’,肯定就是在我们脚下,只不过这‘钉子’的‘东道房’到底在哪,我们找了半天,愣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最后,时至中午,李老大喊我们俩先休息,他带了干粮,先填饱肚子再干活,诸葛狄自然乐意,他不急,我可不行。

就这样,我趁着李老大和诸葛狄啃干粮的时候,再次仔细的观察四周山脉,可看了许久,终究还是一无所获。

就当我沮丧之时,忽然间,一只巨大的老鹰,从我们头顶一划而过,那雄壮的身姿,宛如月钩的利爪,以及近两米的翼长,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它不仅仅是飞禽,更是空中霸主。

随后,这只老鹰飞到了我们对面的那座山头,我出于好奇,就全程盯着它看,可看着看着,我突然发现有些不对劲,脑中下意识的冒出一段话。

“咸地不长篙,日上**桥,秃山不冒林,必有沙泥淘。”

这是《发丘秘籍》上,我那些祖宗留下来的堪舆经验,这话的意思呢,就是说草和树生长得不正常的地方,地底下或是四周,极有可能藏着古墓。

而刚刚那只老鹰飞过去的那座山,山上的树木,长得实在是太茂密了,甚至都可以用泛滥来形容都不为过。

如此一来,对面的那座山,极有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东道房’所在……

本站网站:

我现在都怀疑这个张显宗,真是来救我爸的吗?

“都齐了。”李老大指了指他们哥几个带来的包:“浑条,光嘴,老二保管,溜天子我让老四备了三把,探针和翘嘴在老三包里,叶锋的话,下‘钉’前我发给大家。”

“好。”张显宗随后看向我和诸葛狄:“张逆,诸葛狄,找眼的事,可就交给你们俩了,我现在大致跟你们说一下,这个‘钉子’的情况。”

阅读我当探墓人的那些往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