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第174章:煌煌巨作,本草纲目。(求订阅)

  • 作者:天下第一白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5-07 19:33:10
  • 字数:4704

前世也是如此。

前世史书上对于李时珍的介绍也没有太多。

说到这里。

这一部作品就像徐霞客游记一样,如此的光芒璀璨。

当江宁将一个表格例出来时,台下一众学子都是叫了一句。

……

“李时珍先生用了多少年时间创作这一部作品?”

“又有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大吃大喝后,纵身翻越柜台,请李时珍诊脉,李时珍告诉他,小兄弟,你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

很多时候是因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进而出错。

“那就写一本书,将前人的错误指证出来。”

可是。

“同学们好。”

“老师好。”

“请坐。”

第175章煌煌巨作,《本草纲目》。

也许李时珍并不是医术最高明的一位医生。

27年虽然是一个冰冷的数字。

不只是这个世界。

看着一众学子,江宁说道:“今天我们这节课讲一位医生,李时珍。”

“相信大家也查阅过一些资料,知道李时珍是谁。李时珍是明代的一位医生,他只考中过秀才,没有中过举人,更不是进士,所以他也没有当过官,他就是普通的一小老百姓。或者说,比之普通小老百姓要好一些。但对于几千年历史而言,像这样的医生,也不会被太多的史官关注。”

但光每一种本草,要将他彻底了解清楚,亦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

江宁却是又讲了一个故事:“又有一天,李时珍正在诊病,突然一帮人闹闹嚷嚷地拉着一个江湖郎中涌进诊所。为首的年轻人愤愤地告诉李时珍,他爹吃了这江湖郎中开的药,病没见好,反倒重了。他去找他算账,郎中硬说药方没错。让李时珍给看看。说完把煎药的药罐递了过来,李时珍抓起药渣,仔细闻过,又放在嘴里嚼嚼,告诉他这是古医书上的错误,《日华本草》的记载把漏蓝子和虎掌混为一谈。众人慨叹了一阵,只得把江湖郎中给放了。”

看起来。

更不用说。

不等众人回话。

确实。

因为担任过御医,所以有一些介绍。

可是。

明代不但没有互联网,整个的交通与信息传递都非常困难。

但27年,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

现在有多少医生,不但没有责任感,而且医术也不见得高明。

这位同学摇了摇头。

“那这本书在哪?”

江宁说道:“不过虽然如此,李时珍却是毅然挑起了这样的一幅重任。他准备修一部时代最为完善,最为准确,最为系统的一部本草类医书。为了更为方便传播,也更容易大家记忆。李时珍打破了自上古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大类。”

江宁点头:“但明代可没有互联网。”

这也是为什么古书上会有不少出错的地方。

“我的天,这也太庞大了吧。”

每一个元素,哪怕穷其一生都没能完全研究得透。

有的。

不只是一辈子。

当江宁讲到李时珍为了检验草药的特性,竟然亲自尝试时,众人对于李时珍便佩服起来了。

每一类下面的本草,又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等等。

“如果是我,我可能会将碰到的这一些情况发到网上,让行业内进行纠正。”

“这个是好的。”

江宁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表格。

“27年!!!”

众人还真想不到太多了。

在各部之下,则是分类。

但对于江宁来说。

他的价值比之《徐霞客游记》还要大。

这也是不少人查阅资料,对于李时珍的初步印像。

不过史料当中,也仅仅只写到这。

但笑过之余。

同样也是值得众人尊敬的医生。

一众学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别看元素周期表只是按上面分类,介绍了一系列的元素。

上述李时珍这一些经历,史书上是有记载的。

说到《本草纲目》,这又是一个故事。

但李时珍,就是要将这种不可能化为可能。

或者说,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好吧。”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明代不比我们现在。我们现代只要有互联网,有的只是一搜,一切都出来了。可在明代,交通如此不方便,信息如此闭塞。有的一些草药,连李时珍他自己都没有见过。甚至,哪怕我们有互联网,我们的信息无比的畅通,但是,也不见得我们之前梳理的草药没有问题。所以,要想完全的弄清楚这一些草药的各类特征,哪怕有的只是一种药材,都得花无数的时间。”

这有一些像元素周期表一样。

江宁点了点头:“这位同学说得好,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可是,你知道中华草药有多少种吗?”

对于个人来说,27年,就是一辈子。

“呃……这个不知道。”

“江宁老师,这部作品叫做什么名字?”

有的确实是因为水平方面出错了。

医生医术高明,有责任感……难道还需要其他的品质吗?

这不是已经够了吗?

当时,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曼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像茄子叶,花像牵牛花,早开夜合的曼陀罗花,为了掌握曼陀罗花的性能,亲自试吃,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

仅仅只是听江宁的讲述,他们便知道,这是一部宏篇巨作。

第三节课。

江宁明显放松了许多。

阅读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