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第175章:三易其稿,终流传于世。(求订阅)

  • 作者:天下第一白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5-07 19:33:11
  • 字数:4672

很多作品曾经都诞生过。

但流传下来的,百不存一。

江宁继续说道:“其实上节课我们说到的《徐霞客游记》,差一些都不可能问世。而徐霞客游记之所以能够问世,在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值得说一下。”

“当时徐霞客游历一生,将其整理的手稿游记交给了好友季会明。季会明没有辜负徐霞客的遗愿,他花费了数年的时间,将徐霞客手稿整理成了《徐霞客游记》。可令人心痛的是,当时已是明末,清兵入关,战火很快就烧到了江南。在这场浩劫中,江阴百姓惨遭到蹂躏和屠杀。徐家不但没能逃过此劫,还遭遇了奴变,包括徐霞客长子徐屺、侄徐虞卿在内的二十多位徐家子嗣遇难,徐家的宅子也被烧毁。而在这次灭顶之灾中,《徐霞客游记》原始手稿大部分被烧,“季会明抄本”也惨遭劫毁和散佚。”

至于原因。

“我突然有一些明白,为什么永乐大典会丢失这么多巨作了。这么长的篇幅,你只能自己保存,任何一家书商都不可能冒着如此之大的风险给你出版。可真要保存的话,同样非常的困难,一有什么兵荒马乱,再经典的巨作,也都可能会消失。”

直播间众人已经隐隐作痛。

对于此。

所以能够流传下来的作品,最好是越短越好。

越长,反而不利于传播。

而除了出版技术之外,造纸技术对于作品的传播也是一大制约。

“不会吧。”

“如此巨作,竟然不能出版?”

“天了都……”

第176章三易其稿,终流传于世。

“没办法,古代不像现代,哪怕现代就是不出版,我发到网上去,也不至于消失。”

“是啊,如果不出版,那这样的巨作,也就会消失于历史的长河当中。”

但诞生没用,他并不能够出版。

好吧。

巨作确实是诞生了。

所有人都知道。

古代的印刷技术显然比不上现代。

这一说。

众人内心咯噔一声。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

虽然大家都知道。

徐霞客游记已经通过江宁出版了。

理论上来说,他是流传了下来。

可面对着江宁说出来的故事,众人仍是止不住无比的担心。

“江宁老师,季会明手抄本遗失后,他又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有学子立即向江宁提问。

江宁说道:“这多亏徐霞客生了一个私生子。”

“虽然在这一场浩劫当中,徐霞客一家都遭受到了劫难。但是,徐霞客却是生了一位私生子,他叫做李寄。李寄的母亲是徐霞客的侍女,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感情,后来她还为徐霞客生下了一个儿子。然而徐家是江南的名门望族,根本不接纳这位侍女。被逼无奈,侍女最后带着出生不久的儿子嫁到了江阴定山一户姓李的人家。她给儿子取名李寄,就是寄养在李家的意思。李寄一出生就被剥夺了父爱,这使得原来应该锦衣玉食的他,从此过起了节衣缩食的艰辛生活。少年时期,他曾做过回归徐家的尝试,然而被无情拒绝。自此,他不再心存奢望。”

只是这更是让大家不解了。

这位学子又问道:“江宁老师,不对啊。”

“哪里不对?”

“李寄是徐霞客的私生子,而且也不被徐家接受,难道这位私生子不恨徐家吗?他会反过来帮徐霞客?”

“或许李寄最开始的时候确实会恨徐家,也恨徐霞客。只是,在李寄年长之后,他对于父亲徐霞客却非常的景仰。不仅如此,他还继承了祖父徐有勉、父亲徐霞客的遗风,厌恶科举仕途,痴迷游历名山大川。不过受“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思想影响,他一直未能成行。

李寄天资聪颖,学识深厚,他还是一个铮铮铁骨的男子汉。当时清兵入关,年轻的他登上由里山,痛哭了一场。而当清军高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闯进江阴城时,他积极投身抗清运动。后来运动失败,清军屠城,李寄悲愤至极,绝食于花山顶上,幸被乡人发现救回才免于一死。后来母亲去世了,毫无牵绊的李寄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自己的逐梦之路,他要像父亲一样,远游秦中,射猎贺兰、太白。公元1650至1659年,李寄先后六次出游,足迹遍布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陕西等地。”

江宁露出了笑容。

一众学子听到这里,也是微微一笑。

听着江宁讲解的李寄,众人眼里,似乎又看到了另一位徐霞客。

是的。

徐霞客的精神实在是太感染人了。

同样,他也感染到了他的儿子李寄。

哪怕李寄知道自己是私生子。

“多年的游历生涯使得李寄对父亲的崇拜中又多了深深的敬意。想起父亲耗费大半生心血著成的巨著毁于战火时,他心痛不已。于是,他立志要在自己死前将父亲的游记重新搜寻整理成书,让它传于后世,以慰老父在天之灵。

当时的《徐霞客游记》经过多次毁损,已面目全非。没有母本,修订工作根本无法进行,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找到一个比较完整的本子。于是,李寄四处奔走打听各个抄本的下落。得知父亲的手稿因战乱流失于宜兴一位叫曹骏甫的庠生手中时,已经65岁的李寄兴冲冲拄着杖专程去求取。当曹骏甫告诉他,这部抄本18年前已辗转到宜兴史夏隆处时,他又去马不停蹄去拜访已经73岁的史夏隆。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史夏隆家里,李寄终于见到了那部梦寐以求的抄本。他如获珍宝,将其买下连夜背回江阴由里山,悉心整理编撰。然而这个过程同样艰辛又曲折……在整理的过程中,李寄发现史夏隆抄本中存在很多人为篡改的地方,而且涂抹严重,字迹难辨。于是他一张张一页页地对照,把篡改的地方一一改正。实在看不清,他就把稿子对着太阳照,以便看清里面被墨汁涂掉的字迹,再把它恢复过来。而他多年的出游经历,此时也派上了用场。

别说是一部几十万上百万字的作品了,哪怕就是一部10万字的作品,都是超级大长篇。

众人本以为。

在《徐霞客游记》之后,这又将是一部巨作的诞生。

阅读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