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

第 42 章 隋唐五代传(十三)

  • 作者:茗色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12-17 20:28:15
  • 字数:9568

“汝阳三斗始朝天,有人翻译为他的酒量只有三斗,但是这个‘朝天’,是喝醉了四脚朝天……另一种解读是,因为皇帝盛宠,他敢喝下三斗酒后才上朝拜见天子。哈哈,李隆基估计也是‘醉了’,怎么老有喝醉的家伙来面圣?”

“而李琎能馋酒馋到什么地步呢?道逢麹车口流涎,他在路上看到酒车竟然会流起口水来……额,怎么有种傻乎乎的感觉?”白白翻译着诗句,开始疑惑。

——

白白总结:“以上所说,都是名人为唐代清酒背书,证明清酒的起源。自从唐朝以米、酵母和水发酵而成的酿酒法传入日本之后,用秋季收获的大米在冬季发酵酿成的清酒,也成为了日本祭天神的一个重要祭品。日本称为日本酒,或是直称为酒。”

小酒沉默了下,吐槽:“……你就不能理解成生理反射分泌唾液吗?你看到酸话梅难道不会嘴巴流口水嘛?美男子,人家是有逼格的美男子!”

大臣跟风夸夸:“此乃不世之功,陛下雄才大略,吾得英主!”

“老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民心所归!”

刘彻欣慰:“比起吾等预计更佳,酒泉,中华云龙腾飞之地,必将大兴!”

“有说骠骑将军英勇无双,盖世神功的,这还是正常的,有说三头六臂,有说金刚不坏之身,有说眼睛一瞪吓死敌将的……夸得那是天花乱坠,臣也抄录了一些颇有意思的故事。”

刘彻来了兴趣:“哦?给朕看看。”

有心思转了几个弯的大臣想阻止这耿直by对霍将军的吹捧,谁知道陛下的心思呢?

小酒点头理解:“无论如何,就不像个正常人!”

白白:“……也有对标人的,杜甫说他聪明更胜曹植李膺。后来李琎去世,杜甫还作了首《八哀诗》感怀这位真如天人一般的王孙。”

“李琎此人弓马娴熟,文武双修,音乐修养也不错,聪悟敏慧,妙达音旨,据说打的一手好羯鼓,音律启蒙还是唐玄宗亲传的呢!”

白白:“李琎姿容妍美,姿质明莹,肌发光细,可谓是皇族第一美男,小名还被称呼为‘花奴’。杜甫特意作了一首《二十二韵》,用词绮丽,华彩异常,将之比喻为千里骏马、九霄大鹏,笔墨犹如飞鸾,文章犹如凤凰,各种奇妙的比喻,显出他非凡气度。”

霍将军奇怪地最近都深居简出了,安知不是陛下的意思?

他扯开话题拍马屁:“多亏了陛下这名起得好啊!”

“李琎喜爱音乐到痴迷的地步,也只有好酒可以抗衡一二了。”

背景音乐鼓声激荡,画面感扑面而来。

白白陷入感慨:“怪不得李隆基赞叹他‘非人间门人,必神仙谪坠也’。”

白白一顿:“有道理!‘恨不移封向酒泉’,他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去,但酒泉如果有嘴估计想自己声明一下:它真的没有产酒的泉水!故事就是这样,口口相传之间门难免添油加醋失真,当地民间门传说越传越离谱,反正什么流着金色酒水的泉,什么汉武帝赏赐的御酒,什么霍去病点水成酒的法术……都是对收复河西走廊这段历史的纪念,满怀着当地百姓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

“但当时,日本以古法酿酒,酿造出的当然只是浊酒,没有清酒,他们用的方法不是过滤,是在浊酒中加入石炭,使混浊物沉淀,取清澈的部分饮用。这样得到的清酒,比过滤来得更澄澈,而且能防腐。”

“而唐朝酿酒的防腐方法不是用石炭,是一个更加耸人听闻的矿物,你听了可能都不敢信。”

小酒:“什么?”

白白:“石灰,往酒里面加石灰。”

“在酒快要做好的时候,加石灰或者草木灰等碱性的东西,可以杀菌,防止酒过度发酵,腐败变质,因为之前勤勤恳恳发酵工作的细菌已经全死翘翘啦!”

小酒大为震撼:“这能喝吗?是我理解的石灰,是做钢筋混凝土建房子那种?”

天幕画面上展现的是建筑工地图,还给了观众偶尔在路边见过的人工搅拌混凝土的特写,虽然只短暂闪过,也令时刻关注的西汉将作少府精神一震。

那么高,是城墙吧?怎么还有一格一格的空?

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先把这陌生的画面深深刻在脑中。

大唐的将作大匠更是将眼睛瞪得浑圆,犹如虎目,他望着天空思来想去,神情古怪起来。

这与人对比有数十人高的格子,高高耸立,不知是何用处,

平滑板正,只是搭建了个骨架,也是细腻平滑,颜色比米浆石墙更深一些,灰色天幕下静静耸立,犹如一只只蛰伏巨兽的黑洞巨嘴。

若说只是炫技,外籍匠人和民间门神人汇聚长安,大唐的能工巧匠定然也能造出个框架来,但那要耗费多少财力!

可以,但没必要。

要是能看到最后建筑的模样就好了……

——

白白随口接道:“混凝土就是将水泥、水与石料按比例搅拌,水泥的主要成分就是石灰,这就是利用了石灰的胶凝作用。中国在唐代以及更早以前,估计未利用石灰,仅有白灰,到了大唐,石灰已经作为胶凝材料登上食谱,这也是利用了石灰的特性了,和点豆腐的石膏有些类似,不过从化学成分看,石膏是水合硫酸钙

,熟石膏是无水硫酸钙,生石灰是氧化钙,遇水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因为有强碱性,直接喝石灰水可能会对食道造成灼伤。”

小酒点头,这在她的认知范围中:“对吧,氢氧根怎么能直接吃啊?”

白白:“但既然知道了有害,谁会傻愣愣直接喝石灰水啊?万物皆可入药的中医坚持不懈,发现了石灰的消毒杀菌的作用,在《本草纲目》中也列明未一味药材,瘟疫时古人已经会利用石灰治尸体的腐烂和异味。”

“所以适量的石灰能杀死酒中的细菌,再因为石灰本身就有一定吸附能力,对水中悬浮物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滤出澄澈的‘清酒’就不用担心灼烧食道了,当然,会影响一些酒的口感。“逐渐的,石灰作为一种安全环保的低成本的食品添加剂就流传开来,后来还研制出了食用石灰剂,以前北方做面食,有时会适当的添加一些石灰水。”

小酒感叹:“中华美食源远流长,是因为有许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披荆斩棘,果然没有一种东西是炎黄子孙没有尝过的!各种金石都能入药,也能做吃食……额,这个石灰酒,应该不会有金石作原材料的五石散那种副作用吧?”

天幕之下,乾符二年,太湖上一位渔翁打扮的诗人僵在那里。

五石散?!不至于,不至于吧。

“渔翁”有些懊悔,有些动摇:我大好的退休归隐时光啊!

年轻,有才,退休,归隐。

多少人羡慕不来的“江湖散人”生活。

仙人说了又说,矿石别瞎炼丹,同理,矿石也别瞎酿酒,这石灰,也是矿石中出来的,我怎么没想到呢……

天幕上,听了小酒的疑惑,白白笑了:“和那些矿石的成分不同,石灰富含钙离子,你知不知道有个营养品的离谱广告说石灰剂能补钙呢!石灰剂至少没有吃出过问题,理论上来说还真能补钙,就是吸收率低了些。大唐人的石灰酒也正常喝,没出过什么毛病,活了50多岁,达到大唐平均寿命的甫里先生陆龟蒙对石灰杀菌法大为推崇,在诗中说,这种酒喝起来就像去年刚酿出来的时候一样新鲜。”

“渔翁”陆龟蒙狠狠松了一口气,又开始泛起小舟,小舟上挂着篷席,摆着书卷和茶灶、笔床、钓具。

远远从山上望去,水天一色间门,三万六千顷的太湖里只有一片小舟作画中游。

寒暑适可,天色空濛,陆龟蒙没什么别的期许,可要养好身体,再多活些年月。

——

小酒:“原来这么早就使用石灰,可惜唐朝人用来当药材了,要是能用来筑城墙,混凝土抹得锃光瓦亮,防御力霸绝无双,没有大炮都打不破!”

“高筑墙,广积粮,人生在世,唯苟而已,让你刚才说的丢下皇都跑路的皇帝,造他一个超级无敌巨无霸乌龟壳!”

白白摇头:“吃的难道就只能用来吃吗?就像牙膏不只能用来刷牙一样,格局大一点啦,不要小瞧古人创造性,古人可是能研究出用糯米修路的方法!很早以前,人们

就会利用石灰筑路筑墙了,但当时为了更牢固,需要加入糯米浆,这就是古代版水泥,那多贵呀!官道和重要城市的城墙才能使用,因此才有了‘一寸路来一寸金’的说法。”

古人研究原材料石灰,完全可以独立充当混凝剂用,但实际上大多只当成助凝剂熟石灰,就是受困于技术,因为只有在高温条件下,石灰岩里的钙才能和黏土里的硅形成硅酸钙。长时间门保持一千五百度的烧制石灰,在唐宋时期技术艰难,或可实现,但是耗费高昂。

?想看茗色写的《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第 42 章 隋唐五代传(十三)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而且与火山灰相似的辅料也难得,研磨粉末技术也很难研磨到极细粉末状态,最重要的是唐宋没有高科技脱水防潮保存工艺。”

这么难!

连仙人都说唐朝够呛,唐朝的将作大匠被泼了一盆凉水。

但又留有希望:我大唐或许能实现?

但是,我们先要解决一、二……嗯,好几个问题。

一千五百度是什么火候?这也没法比对,看仙人这度量衡也与众不同。

黏土是要哪里的土?土也有很多种,制陶的陶粘土,制瓷的高岭土。硅?哪种土里会有这一个“硅”?

开采煅烧石灰岩,普通的石灰不难,但仙人之透露的意思是将二者高温煅烧,这高温想必奇高。

专业所致,专业匠人看着天幕就开始头脑风暴。

仙人说得浅显易懂,对于专业人士完全不难理解。商周已有蛤蜊壳烧制的“蜃灰”,西汉已有石灰、粘土、沙子兑水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用来建筑的大夏“统万城”可百年不败,当然都比不上糯米灰浆——贵族陵寝、修桥建庙的常客,除了贵,没有别的缺点。

有个对烧窑略有了解的匠人明白,烧窑以炭火,有极限温度。

尤其是柴火,精准控温才能得完美瓷器。那温度必然是达不到的。

突然,他联想到一个燃料,煤!

最近民间门铁器大爆发还不是这些灰扑扑的小东西?

别说小小石灰,铁都给你烧成绕指水!

匠人想明白后,双目四□□光,犹如夜间门探照灯,在天色沉沉的下班时间门直接骚扰上司去。

就差最后一哆嗦了,老板,求拨款!

又是一个要耗费财力的研究,他麻溜上报。

少府监的官员抹了一把困倦的脸:“有你这样的下属,是我的福分。”

翌日,朝廷下达命令飞快,只有一个熟悉的主旨——

“要要要!”

“造造造!”

皇帝初心不改,毕竟“防御力霸绝无双”谁不眼馋?

幸亏大唐从贫穷的开国局面,经营了多年有了钱,也能赚钱。

管国家钱袋子的“吝啬鬼”算了一笔账,石灰、黏土、火山灰,无论如何成本都比糯米便宜。

“高筑墙,广积粮……”臣子反复咀嚼这句话越有味道,这很符合我们大唐发展情况嘛!

天音似乎还在为他们鼓劲:“但是古人的智慧数百年后仍令人震撼不已,混凝土未必就比古代版水泥坚固。”

“在三合土基础上升级的糯米灰浆版本,www.youxs.org,令牢不可破的墓室在钢筋铁铲考古挖掘现场无法撼动。”

“糯米灰浆建筑造就了世上的奇迹,它让南北隋唐以来辉煌惊艳的建筑,屹立至今,为世界所赞叹。数千年来,唐砖宋瓦雕梁画栋,沉默地冲刷着历史的风风雨雨,犹如铮铮铁骨,撑起中华文明的脊梁!”

一股热意涌上匠人的心头。

就在此时,朝廷一个消息下来,犹如水入油锅,相当炸裂,长安城顶尖将作匠人都沸腾了!

他们摩拳擦掌:石灰,我们熟悉啊!

比起硝石火药来说,那可太熟了!!

“没错!”西汉的朝臣风尘仆仆从河西归来禀报,“四郡移民百姓已适应当地生活,当地确实流传许多骠骑将军抗击匈奴的英武故事,虽是多为杜撰……”

小酒总结:“肤白貌美但又是力量型的型男?”

白白:“这么一位才貌绝佳的美男子,一舞可以动京城,美男的羯鼓舞,可惜无缘得见。应该是很有力量的吧,你想象一下,宫宴上,皇帝亲手摘了一朵红槿,放在美男的砑绢帽顶上,花朵和绢帽皆极滑,平时都很难放牢,更何况打鼓之中,鼓点疾如骤雨,憾人心弦,一曲《舞山香》奏罢,花朵不落,只有汗珠滴落,就一个字,绝!”

阅读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