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年代:激荡1977

第27章:翻译唐璜

  • 作者:不盈尺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2-18 15:05:20
  • 字数:2450

这件事,最开始也托过我先生,只不过他手头也有译稿在做,今年又出访英国,因此搁置下来了。”

中输先生出访英国去了,怪不得小红楼内不见其人踪迹。

“那咱们傍晚一起去大饭厅就是了!”

“欸!要我说,遇上这么大的喜事,不如出去吃一顿,反正咱们每月补助里还有一两张全国通用票证,咱们一起凑好。

如杨降先生所说,真要翻译《唐璜》,将英文词汇翻作中译本并不难,2万词的稿子,最多三天就能完成。

于是图书馆、教室、乃至湖畔栏杆旁,不时能见到燕大学子们手捧杂志,驻足静心翻阅的景象。

《杂谈》第一期,算是真正功成了。

编辑部众人欣喜之余,不忘提议道:“咱们办第一刊这么成功,难道不应该一起去吃顿饭,当作庆功宴?”

聂子航斟酌着,很快笃定想法,问道:“您什么时候要成稿?”

杨降一笑:“文学译本不急在一时,几月、半年、一两年,随时都好。”

“好,您等我的好消息。”

这部著名话剧、诗歌有着不同的版本。

按先后顺序不同,《唐璜》经历过德·莫利纳、法国作家莫里哀与莫扎特、英国作家拜伦与普希金的不同创作。

早期,唐璜在故事中一直以勾引女性的浪子形象出现,直到拜伦赋予了其英雄主义色彩,《唐璜》成为了驳斥19世纪欧洲腐朽封建主义的伟大作品。

《唐璜》,欧洲浪漫主义经典文学作品,就在不久之前,黄继中曾在课堂上引用《唐璜》的诗篇情节,来引申谈讲19世纪欧洲的社会风俗。

……

燕大图书馆为《燕园杂谈》专门开辟了一层书架,短短两三日,三百本《杂谈》被抢借一空。

“拜伦创作的《唐璜》,总共16章,共1600行,2万多词。翻译篇幅虽然不多,但由于其特有的创作体裁,每一行译句都需要反复琢磨,狠下苦工才行。

“50年有余的时候,朱伟基先生译出了第一部中译本《唐璜》,说一句冒昧的话,我个人认为朱先生的翻译水准虽在,但没有完全体现《唐璜》的美感。”

杨降与聂子航在林中小径中漫步,她十分淡然地笑道:

但难点在于,英式特有的诗体,在翻译过程中也要保留音律美,这就要求译者不仅拥有翻译功底,还要有十分充足的传统文学素养。

这对他来说,算是一个挑战。

若是有困难的,就先记账上,来燕京两个月,我还没去外头逛过,总归不扫这兴就好。”

“我知道护城河外有一家老字号,如今是国营,但从民国时期就有的,咱们要不去那里看看?”

众人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庆功宴的细则,聂子航却一门心思都在翻译《唐璜》上。

目前《潜伏》的存稿已经寄给了《上沪文艺》编辑部,杂志连载恐怕还要大半年的时间,他也不用急着写新书。

翻译上的挑战,他还真是很久没遇见了,蛰伏许久的热血仿佛被唤醒了,毕竟每一个翻译人都曾对着晦涩无比的外语挑灯夜战,直到修成正果。

该作也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作为后世的同声传译人才,聂子航对这部西方著作颇为了解。

阅读年代:激荡1977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