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孝经

第45章 九旬资教 爱心永存

  • 作者:钟茂森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7-03 22:25:33
  • 字数:2302

近来我们看到一篇表彰报道。一位老人家叫白芳礼,他从七十四岁那年开始,就靠蹬三轮车挣一点钱,自己生活非常非常的清苦,把钱积攒下来。挣了总共三十五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三百多名贫困学生,而这位老人,人们惊讶的看到,他的生活,清苦的已经接近于乞丐了。而当他九十三岁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的私人财产是零。在1993年到1998年之间,这位老人资助了红光中学的两百多名藏族学生。月月都给他们生活补助,一直帮助他们到高中毕业。有一年,他为南开大学贫困学生捐款,当时学校特地派车去接他,可是老人家说,“不用了,我不习惯坐小轿车,我只会蹬三轮车”。所以他蹬着三轮车到了学校,告诉领导说这样可以省一点汽油钱,多给一个孩子买一本书。在捐款仪式上,当老师把这件事情一讲,台下是一片哭声。这些贫困学生上台接过老人家捐助的款项,双手都在发抖。老人说,我过的是很苦,挣来的每一块钱都不容易,可是我心里是舒畅的。看到大学生们能从我做的这一点小事上换取一分报国心,我高兴!

这位老人一天蹬三轮车也就能挣上二三十块钱,可是他能够每天供养十来个孩子的饭钱,他自己住的地方非常的简陋。他为了去车站拉客,索性就在车站里搭了一个三平米的小铁皮房子。住在里面,夏天温度高达四十摄氏度;冬天,杯子里的水都结成了冰坨子。而这位老人在小棚子里一住就是五年。每天就这样蹬车挣一毛、一块,把钱一点点攒下来,放到一个饭盒里面,等到存满五百块的时候,老人家就把这个饭盒揣在身上,蹬着三轮车,冒着风雨去中学、去大学里送。到了九十三岁这年,他把最后一饭盒的五百块钱,拿出来送给看望他的学校的老师们,老人说:“我现在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老师们当场全部都哭了起来。后来,这位老人就与世长辞了。

我们看白芳礼老先生,他从来没有衰老过,也没有时间生病,这就是不老、不病。就以这一颗纯孝至爱的心,关怀着这些孩子。自己生活得再苦,工作得再累,他都干,为了什么?为了启发孩子们的报国心。

就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而言,以孝治天下,效果最佳。就个人而言,以孝治身,也得到莫大的利益。什么利益?我们可以得到不老、不病、不死的利益。听到人还可以不老不病不死,好像很玄,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所以他有没有死?他没有死。他留给世间的是一份永恒的爱,永恒的孝心,这就是所谓的不老不病不死。我们真正行孝,自然就能得到这些真实的利益。老人为什么能够不老不病?七八十岁,十岁,依然能够蹬三轮车,去载客,因为他只存着一颗爱心,孝心的根本就是爱心。按中医讲身体是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组合起来的,一个人有这份爱心,他的全身血气通畅,身体能够正常的运转。所以,他能够不病,他能够不衰老,而且最终他的精神也不死。

阅读《孝经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