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带个手机混明末

第12章 课税司

  • 作者:封他号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7-20 00:55:43
  • 字数:4602

但是,崇祯二年,大明内阁有禀奏皇上,皇上下旨,商业税正额有二十岁一,变为十岁一。

朱豪着个楞头青就眼睛胀红了,要把这福字码头的税收全部都,抓到了自己的手里。

崇祯二年五月十六日的《会议边饷事竣通行汇冊颁布疏》作为颁布全国各地的法令对“牙行换帖因地酌宜”的实施方针做了详细的描述。

因此各州县的牙商在领取、更新牙帖时需要支付原本纳谷数目数倍的换帖费用,又被官府以违反当地法规为名义收取罚金。

就在几天以前,朱豪带领小弟收拾了韩庄镇的税课司,把税课司里的人撵得是鸡飞狗跳

对于户部尚书的这一提议崇祯帝给予了“牙行换帖因地酌宜”的回复。

“边饷正在集议,这条奏六款商税淮引,及裁革杂流,从长酌行。”

在这一方针指导之下“牙帖银”上交的实施方案得到了进一步细化。

《度支奏议》中记载:“凡州县斗秤牙行,先输粟于官,给一印照应行者,谓之行税。询各地方,有一年一税者,有一官一税者。亦有旧无而新増,旧有而新革者。贤者藉以市徳,不肖者籍以润橐。度此项所得,大县可数百两,小县可百余两。处处积之可以数十万计。”

这里所说的“行税”指的是牙商从官府处为获得营业执照的“印照”所向官府上交的粮食,这一上交名目被称为“税”。

到了崇祯年间二年闰四月四日,大理寺卿提出用地方官府收缴的“换帖银”充作军饷。

看码头的小吏福伯的大儿子,靠着福字码头灰色收入过着有滋有味,那是对朱豪最忠心的一个了小吏。

来福点头哈腰的上来问安,朱豪下了船,走上前拍了打量着他,突然间拍了他肩膀两下。

说道:“来福,辛苦了,码头上,我不在的时候有什么事情发生!”

别看现在小吏们哈腰奉承,一旦发作,简直是不要命了。

当时的户部尚书在发现了“行税”这一正额外课税后,认为这既不属于国库也不属于民众,是属于中间团体的钱款。

将之收为国用最合适不过。

峄县县衙六房的税课司在朱豪未当官之前,就已经在福字码头这里了,半年前还是相安无事,各收各的税。

还有他们五天前到了三艘货船,全是从淮安启航的,搬下来了十几个箱子,扛到了税厂,我估计是哪个地方的税银。”

朱豪也没在意,其他地方的,税厂税银管我鸟事。

把税课司的税收银子’门摊银‘(商铺应当缴纳的正规税种,由县衙征收是流通环节中的商品税),截下来。

还顺便吧,其他的杂七杂八的,苛捐杂税,如落地税,住店税.....

每年以“县官之用”的名义征收的换帖银有近两百余石,有些地方的牙帖银征收甚至超过了仟石。

明朝在崇祯年间将牙商的“纳谷”升格为“牙行换帖银”,并将之用作为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指标。

“牙税”的制度化始于明末崇祯年代,牙行换帖所得在崇祯初期的新设上交款项中占有很高比重。

假设该新设正税是崇祯初期以前支撑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

那么从牙行换帖银在其中所占的比率就可以看出,牙商的存在对地方财政有多么重要。

明朝牙商通过国家的商业政策获得了保护商品流通的任务。

作为户部筹措军饷的措施在除“牙行换帖银”的征收外,明朝朝廷还对各省财政的做了一系列的规定。

《会议边饷事竣通行汇冊颁布疏》中记载了各省应征“牙行换帖银”的具体数目。

这一应征钱款是用来考评官员税收政绩的“定额”项目。

可以看出“牙行换帖银”征收的这一指标在官员政绩考评这一点上与其他正税征收有着相同的地位。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往往交给崇祯皇帝一两银子,下面会收五到十两银子,只有多没有少。

运河两边都是繁茂之地,这“纳谷”多少人眼红?

这是今年才兴起的,楞头青是是土霸王,守着条,咽喉要道哪有不兴风作浪的?

以前那个朱豪只给了县里面的’常数‘就好了,反正韩庄镇他说了算。

就是县太爷来了,他躲着避而不见总是可以的,谁让他的关系复杂了。

自从开了“纳谷”以来,不敢说日进斗金,日进一个十两几十两还是可以的。

这就红了多少人的眼睛,只不过楞头青,行事霸道,又有人罩着,这几个月倒也相安无事。

县里的税课司,只好收码头和镇里的商税。

回想起过程,朱豪知道大明的商品税低,但那么低的’常数‘。

韩庄镇从去年到今年,只有区区十二两二钱八分银子的商税,整个峄县估计也没多少正规商税。

史学界基本上都认为明朝赋税是最低的,导致行政力低下,地方监管不到位,豪绅纵横乡里,官商的实际交税低,甚至不交。

然而,明朝赋税占90%以上的普商,赋税的法定层面上倒是不高,可惜废纸一张,实际高上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在明末。

但是县里税课司在韩庄镇,各种各样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无物不税,无人不税。

刮地皮也不是这样挂的,在楞头青眼中,韩庄镇就是自己的私人地盘。

终于惹到了楞头青朱豪,明面上朱豪是为了他的做生意的朋友,打砸了韩庄税课司。

实际上以前的那个楞头青,早就盯上了这块肥肉而已。

商税再小也是肉,况且码头跟镇里的商税也是一笔收入。

一步一步逼的,县里的税课司,离开韩庄镇,以前楞头青就是这样打算的。

韩庄镇的税课司一旦没有’门摊银‘不用多久,那帮税课司役们就会如鸟兽散,开不了几天。

当然里面最主要的还是崇祯朝,崇祯朝新的税,最主要的就是“纳谷”。

来福犹豫了一下躬身回禀道:

“三爷,你这几天回台儿庄,码头上总体还算平静,就是县里的税课司伙同台儿庄的税厂的人,要在码头西北角设场子,在看地方圈地,估计过年前就要开始,收银子了。

阅读带个手机混明末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