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血色三国录

第七十章 扶危

  • 作者:真红的闪电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3-09 20:44:01
  • 字数:3646

孙权之母吴夫人担心他年少不能成事,便引见各文武要员,询问道:“仲谋未及弱冠而初统大事,不知江东可否保安?”扬武都尉董袭站出来说:“江东地势有山川之固,讨逆将军又孕恩德在民。如今讨虏将军秉承基业,上下齐心听令效力,内有张昭秉政掌管大事,外有如我董袭等武夫为爪牙,占据地利人和,绝没什么可忧虑的!”董袭语调高亢,气势雄壮,说得吴夫人暂时宽了宽心。

很快,吴夫人等来了更让她宽心的事——周瑜从巴丘赶来奔丧。面对仅是将军身份的孙权,周瑜独持臣节尽敬。众人皆知周瑜与孙策关系莫逆,在江东地位超然,见他都能委心事奉孙权,自然也是更多了一份心服。

于是,在这江东易主的危急存亡之秋,张昭为文臣领袖,周瑜为武将之魁,都认定孙权为可共成大业之主,率群僚立而辅之。而孙权也投桃报李,待张昭以师傅之礼,并兄事周瑜。江东,还将继续姓“孙”。

第二日清晨,一个高大的身影风尘仆仆地走入了周瑜营中,而周瑜已经衣冠济济地坐于案前,丝毫没有几乎通宵抚琴的疲态,也不见大悲之后的哀容,似乎只是在静待一位远来的故友。“子敬觉得,是谁下的手?”来人才刚踏进一步,周瑜已出声提问,显然知道进门的那位一定就是自己让小桥写信请来的鲁肃。

“公瑾觉得不是许贡的人?”鲁肃反问了一句后坐到了周瑜对面,拿起早就放在那里的酒杯,先仰头把里面的酒喝了个干净。“若是连许贡的门客都能杀得了伯符,那他早就死了不下百次了。况且许贡的儿子还隐居在江边,这样自报家门就不怕连累了故主的遗孤?”周瑜语调极平,没有在任何一个字上下重音,可鲁肃却觉着暗藏一股强烈的悲切与愤恨,譬如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琴曲,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肃端起酒壶,边倒酒边说:“荆州刘表,江夏黄祖,广陵陈登,还有江东士族;不外乎就是这四方势力。”

“刘表出身宗室,习惯以名士自居,极为爱惜羽毛,不会去用刺客;黄祖粗莽之辈不善养士,身边也没有智士为其谋划,做不来那么精密的事;江东士族倒是有人有谋,但自从杀死高岱后,伯符没有再动过屠刀,六郡局势逐渐稳定,对本地士族而言是好事,若是此刻江东易主,一旦引起动乱反而不是他们所乐见的。”周瑜说话时低着头,左手握拳托着下巴,右手揉搓着指肚上被琴弦刻下的血痕。

巴丘水师的主营中,从收到孙策遇刺身故的消息起,周瑜已经弹了近一夜的琴了,小桥就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心里默数这位人称“曲有误,周郎顾”的当世琴技第一人破天荒地弹错音的次数。

孙策在武进下葬后,悲痛过度的孙权一时无心去视察政事。张昭劝谏说:“既然继承了家业,就要担得起先朝轨业,将先人遗绪加以恢宏,以完成功名大业。如今天下动荡不安,盗贼占山蜂起,孝廉你怎么能卧伏悲戚,与常人那样去放纵个人的感情呢?”张昭说完后亲自扶孙权上马,列兵而出,向众人宣告江东有了新主。随后张昭向朝廷上表,又给各属县发公文,并令江东的内外将校各守其职。朝廷见表后册拜孙权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

“去外面透口气。”周瑜把心里的计划倾倒出来后,没觉着半分轻松,反而胸口有一丝压抑。鲁肃也跟出了营帐,看到一身劲装的小桥正牵着三匹马向他们走来,边走边说:“马已备好,随时都可以出发。”

周瑜看到听了小桥的话后瞪着自己的鲁肃,随口解释道:“小桥不放心她姐姐,也想跟着去看看。”鲁肃被周瑜突如其来的装傻充愣弄得哭笑不得,没好气地说:“你自然知道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要叫我一起去。”“上次你和我说过琢磨出了一套江东发展的战略决策。”“我那是为了志在北上的那位孙将军所谋划的。”“那就再想一套新的策略不就行了,反正对你来说也不算难事。”周瑜漫不经心的对答让鲁肃颇为不满,可是说话间周瑜和小桥已经坐在了马背上齐齐看着他。鲁肃无奈地叹了口气,也只好翻身上马,嘴里嘟囔了句:“你说得倒是容易!”

“所以公瑾也觉得是陈登下的毒手?”周瑜当然注意到了鲁肃用的“也”字,左手将头托起看向了他,鲁肃也不以为意,继续问:“那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去告诉孙将军么?”这里的“孙将军”显然指的是江东新主孙权。

“听说陈登嗜好吃鱼?”周瑜文不对题的一问后,立刻又自己接上话继续说:“东海有一种鱼叫河鲀,民间称‘气鼓鱼’,做成生鲜鱼片后肉味极美。陈登那么爱吃鱼,总该送他尝尝吧。”鲁肃若有所悟,右手伸出两根手指,左手成嘴状夹住,又比划了一个手指抽出的动作。周瑜轻轻摇了摇头,说:“河鲀鱼本有剧毒,用不到鱼肠剑。”鲁肃听完,又是一杯酒下肚。

阅读血色三国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