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孝经

第26章 本经深义 解行并重

  • 作者:钟茂森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7-03 22:25:29
  • 字数:2744

这是讲孔子著《六经》时,就想到大家即使是读《六经》,明白道德仁义之源、君臣父子之法,而“未知其行”,即不懂得落实,就是学了还不知道从哪里做起,懂得道理不知道怎么用,这种现象也是很普遍的。如果只学了道德仁义的辞章,不懂得怎么做,不能把这些道理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那就是“虽知其法,未知其行”。

恩师上人说只学不落实,是搞儒学研究,不能够真正帮助国治天下平,那是学术研究。要把儒学两个字调过来,学儒。学儒就是学孔子,学孟子,学做圣贤。我们懂了就要做,不肯做,不能把这些道理落实到我们的处事待人接物,那就成了儒学研究家。《弟子规》讲:“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所以学了要力行,不力行,只是增长浮华。因此恩师反复强调要学儒,从哪里学起?从《弟子规》学起,《弟子规》就是行,《弟子规》从头到尾就讲孝道。我们读诵《孝经》,跟《弟子规》仔细对照,《弟子规》从头到尾就讲如何事亲、如何事君、如何立身,这就是《孝经》的宗趣。孔老夫子预见于此,担心后人只搞儒学研究而不能真正身体力行,不肯做圣贤或者不知如何做圣贤,所以述作《孝经》一十八章,把《孝经》讲述出来。

《今文孝经》,即我们所学的《孝经》总共十八章;《古文孝经》是二十二章。唐玄宗当时确立了《今文孝经》,后世一般都用《今文孝经》,《今文孝经》就是我们现在所学的《孝经》。《今文孝经》,其实在汉朝就已经有了。战国时期,文字还没有统一,各国都用自己的文字,所以当时的《孝经》是用各国的文字写的,称为《古文孝经》。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就用当时流行的小篆或者是隶书来抄写《孝经》,称为《今文孝经》。

继续看邢昺《疏》序文:“又虑虽知其法,未知其行,遂说《孝经》一十八章,以明君臣父子之行所寄。知其法者修其行,知其行者谨其法。”

《孝经纬》这部著作里,孔子讲到:评论诸侯天下大事,褒善贬恶,体现我心志的是《春秋》这部书;人伦的这些行为,在《孝经》里面提倡。所以《孝经》之重,与《六经》等同。《六经》是法,是解门,《孝经》是行门,解行本当并重。

《古文孝经》和《今文孝经》略有出入。注解《古文孝经》,最著名的是西汉的学者孔安国。注解《今文孝经》最著名的有东汉的学者郑玄(郑康成),以及唐朝的唐玄宗,即唐明皇李隆基。玄宗皇帝在古文、今文《孝经》中,裁定用《今文孝经》,他参照多种古代注解,删掉一些繁乱的部分,采用精华,重新注解了《孝经》,即我们现在要学习的《唐玄宗御注》。宋朝邢昺又给《御注》作了注解,叫“疏”,就是《孝经正义》。当时孔子讲《孝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明了如何把圣贤之道落实,所谓“以明君臣、父子之行所寄”。该怎样做好一个人,做父亲的要怎么做父亲,做儿子的怎么做儿子,做领导的怎么做领导,做下属的怎么做下属,所谓是“知其法者修其行,知其行者谨其法”。知其法,就是解门,深解《孝经》的义趣,可以帮助我们力行。认真的去落实、去力行,也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孝经》的义趣,理解圣贤之道。所以学儒、学道不是落在言语上,最关键的是要去力行,这是讲求知行合一。《弟子规》到最后“余力学文”也讲到要知行合一。学文,力行,二者要相辅相成。

邢昺《疏》序最后说到:“故《孝经纬》曰,孔子云:‘欲观我褒贬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伦之行,在《孝经》。’”

阅读《孝经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